第3章

“这鬼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一个戴着破旧眼镜、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蜷缩在角落,低声嘟囔,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少废话,李哲。节省体力,明天我们要试着往‘第七避难所’方向移动。”王琳清点着刚刚找到的几瓶水和压缩饼干,头也不抬地说。

第七避难所,是张伟小说里设定的、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大型幸存者据点。

李哲推了推眼镜,没再说话,却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一个U盘。这个小动作被张伟看在眼里。

李哲?张伟搜索着自己的记忆。他小说里似乎没有这个名字的角色。也许是某个一笔带过的背景板?或者是…这个世界自行“补全”的人物?

那种莫名的违和感再次浮现。他决定主动搭话,或许能套出一些信息。

“第七避难所…听说那里的围墙很高,能挡住大部分‘异常体’。”张伟坐到李哲旁边,模仿着末日里常见的疲惫口吻说道。

李哲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嗯了一声,手指下意识地握紧了U盘。

“那是…很重要的东西?”张伟故作随意地问。

“没什么,以前公司的一点废数据。”李哲回答得很快,几乎有些仓促,随即生硬地转移了话题,“你说,第七避难所真的安全吗?我听说最近‘数据风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升高,很多地方的防御都失效了。”

“可能吧,总得找个希望不是?”张伟附和着,心里却翻起波澜。数据风暴强度和频率升高?这在他原著的中后期才会出现,现在这个时间点,风暴应该相对“温和”才对。

“希望…”李哲苦笑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就像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出错的程序里,唯一能期待的,就是管理员早点发现这个BUG,或者…”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或者找到那个最初的‘源代码错误’。”

源代码错误?张伟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是他小说最核心的设定之一——末日源于一段自我复制的、无法被删除的恶性“源代码”,它像病毒一样感染并重构了世界。但这个概念,绝不应该从一个普通的幸存者嘴里如此自然地说出来,仿佛这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术语。

“什么意思?”张伟追问,试图掩饰自己的震惊。

“没什么,我瞎说的。”李哲立刻又缩回了自己的壳里,眼神闪烁,“以前是程序员,职业病犯了。”

对话无法继续。

但张伟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李哲,绝对有问题。他脖子上的U盘,以及他嘴里蹦出的这些超出现实认知的词汇,都指向某个未知的秘密。

夜里,张伟值夜。

他靠在窗边,警惕地注视着外面死寂而诡异的街道,大脑飞速运转。李哲的话、那张寰宇科技的传单、还有提前强化的数据风暴…所有这些,都像一块块拼图,但他却看不清全貌。

突然,他的目光被远处一栋大厦楼顶吸引。那栋大厦的整体造型,像极了一把插入地面的钥匙。

密钥大厦!

张伟几乎要惊呼出声。这是他小说中期的一个重要地点,主角林小雨会在这里获得关于“源代码”的关键线索。但按照“剧情时间”,此刻的林小雨,应该还在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挣扎求生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