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语: 萧彻北伐归来,带回一个能预知未来的重生女。 她笑我垂帘听政是牝鸡司晨,说她和摄政王才是天命所归。 她凭着“先知”搅动朝堂,甚至将手伸进了我的慈宁宫。 安国被罚守皇陵,沈家幼子险些丧命。 她不知道,上一个自称“穿越者”的奇女子,骨头早已化作了皇陵地宫深处的沃泥。 而萧彻更忘了,他能坐上摄政王位,是因为先帝临终前,握着他和我的手说:“此子鹰视狼顾,唯皇后可制。”

1 凯旋疑云

永熙三年的初秋,摄政王萧彻北伐大捷,凯旋归京。 那日的京城,万人空巷。朱雀大街被清水泼洒了九遍,黄土垫道,旌旗蔽日。

黑压压的玄甲军肃然而立,铁甲寒光映着秋日,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萧彻一身玄色蟠龙亲王服,骑在通体乌黑的骏马上,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依旧。

但与众不同的是,他的身旁,并非副将谋士,而是一乘轻纱小轿,轿帘微掀,露出一张姣好面容,轻纱覆面,只留一双清澈却又带着几分疏离高傲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巍峨皇城。 金銮殿上,不等百官贺功,萧彻率先出列,向御座上的幼帝和我躬身行礼。

小皇帝才八岁,被这阵仗吓得往后缩了缩,我隔着十二道毓珠帘,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陛下,太后,臣北伐得胜,全赖将士用命,亦仰仗此女苏玉璃之功。”萧彻声音洪亮,穿透大殿,“若非她屡次预知敌军动向,献上改良军械之奇策,臣此役恐难全胜而归。此乃天赐我大胤之祥瑞,国之福兆!”

珠帘微动,我的指尖在凤椅扶手上轻轻一扣,声音平稳无波,压下殿内瞬间升起的细微骚动:“哦?何等奇功,值得摄政王如此推崇,直带入金殿面圣?女子干政,非比寻常。”

萧彻抬头,目光锐利,似要穿透这重重珠帘,直抵我面前:“回太后,玉璃之能,非凡俗可度。其智近妖,可窥天机,预知后世祸福。于国朝大有裨益。臣恳请陛下、太后恩准,破例许其参议朝政,协理军械司,以期福泽江山,强我大胤!”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参议朝政?协理军械司?自古焉有如此先例?即便是我,也是因皇帝年幼,依先帝遗诏垂帘听政,且处处受萧彻这摄政王掣肘。

那白衣女子——苏玉璃,此刻却盈盈出列,姿态标准却难掩骨子里的倨傲,声音清越:“民女苏玉璃,愿竭尽所能,辅佐王爷,佑我大胤。世间陈规旧矩,本就是为了打破而存在的。太后娘娘母仪天下,开女子垂帘之先河,想必最能理解玉璃报国之心,您说是不是?” 她在挑衅我。隔着帘子,我都能感受到她那灼灼的、试图将我烧穿的目光,混合着一种知晓未来的优越感。

我淡淡道:“祥瑞之说,虚无缥缈。军国大事,更非儿戏。此事容后再议。摄政王鞍马劳顿,先行歇息吧。退朝。” 退朝的钟声响起,我却能感觉到,那苏玉璃的目光,依旧胶着在御座之上。

2 神女风波

慈宁宫内,安国长公主——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气得摔了手中的甜白釉茶盏。 “清梧!你就任由那来历不明的狐媚子兴风作浪?参议朝政?协理军械司?她怎么不直接坐上金銮殿!还有萧彻,他那点心思,就差写在脸上了!他是想用这妖女来彻底架空你我!” 我靠在窗边的软榻上,目光落在窗外一株开始泛黄的梧桐树上,指尖无意识地拨弄着香炉里灰白的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