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局
2005年江城的夏夜,潮湿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钻进军校宿舍的窗户。熄灯号刚响过半小时,胡玉酥悄悄摸出枕头下的铁皮盒子,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沓泛黄的实验报告。纸张边缘早已被反复摩挲得发毛,油墨字迹在岁月侵蚀下有些模糊,但标题“701局特异功能课题阶段性总结(1983-1985)”依旧清晰,像一道跨越二十多年的神秘符号,在昏暗的宿舍里泛着冷光。
“还没睡?”上铺传来轻微的响动,杨森的脑袋探下来,军帽歪在一边,“又在看你捡来的‘宝贝’?我说胡玉酥,你一个大三学员,整天研究这些故弄玄虚的东西,不如多背两条战术理论。”
胡玉酥没抬头,指尖轻轻拂过报告上“钱学森”三个字的签名——这是上周整理退役教官陈老遗物时,在一个上了锁的木匣子里发现的。当时木匣子里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盘贴着“林秋生实验录像带(绝密)”标签的老式磁带,以及一张边角磨损的黑白照片:穿蓝色工装的年轻男人攥着玻璃瓶,身后站着几位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背景墙上“701局人体科学研究室”的红色标语隐约可见。
“你知道701局吗?”胡玉酥突然抬头,手机光照亮他眼里的兴奋,“报告里说这是真实存在的单位,专门研究灵异事件和特异功能,钱学森先生还是学术顾问。”
“701局?”下铺的吴奇猛地坐起身,她的短发因为动作太急而凌乱地贴在额角,军衬的领口松开两颗扣子,“我外婆家有本1986年的《奥秘》杂志,封面人物就是林秋生!说他能隔着密封瓶取药片,当时报纸上都叫他‘中国第一超人’。”
三人迅速凑到胡玉酥的书桌前,杨森从抽屉里摸出应急灯打开,暖黄色的光瞬间填满狭小的空间。吴奇从枕头下翻出一本包着牛皮纸封面的旧杂志,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内页上,林秋生的黑白照片格外醒目:二十多岁的年纪,浓眉大眼,嘴角带着腼腆的笑,双手捧着一个透明玻璃瓶,瓶身上贴着“实验样本07号”的标签。
“我外婆说,1984年林秋生到江城表演,门票炒到了三个月工资那么贵。”吴奇指着照片旁的文字,“当时我外公排队排了两天才买到票,回来跟我外婆说,林秋生真的从密封药瓶里抖出了药片,全场都疯了。”
胡玉酥低头翻开实验报告第一页,工整的钢笔字迹记录着林秋生的档案:1962年出生于辽源市东丰县,父母都是煤矿工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辽源煤矿当勤杂工,1982年因“发现特殊人体功能”被701局研究员赵文斌带回江城总部。
“这里写着第一次实验的细节。”胡玉酥的声音有些发颤,“1983年4月15日,在701局三号实验室,赵文斌教授团队用了一个全新未开封的维生素B12药瓶,里面正好100片药片,瓶口用蜡封死,还盖了实验室的钢印。”
杨森凑过去,手指点在报告上的实验记录:“林秋生攥着药瓶低头酝酿了三分钟,然后突然开始猛烈摇晃,三十秒内有27片药片从瓶底掉出来。打开药瓶后,里面正好剩下73片,数量完全吻合?这也太玄乎了,会不会是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