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还有更详细的记录。”吴奇翻到报告的第三页,“为了排除魔术嫌疑,他们换了玻璃管做实验。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片分别标上俄文字母‘С’‘П’‘Е’,正好能拼成俄文‘特异功能’的开头,然后把玻璃管的管口烧结封死,连显微镜都看不出缝隙。”
胡玉酥接着念道:“实验当天,制作玻璃管的师傅、操作实验的研究员和林秋生被分别安排在三个房间,互相不能接触。林秋生拿到玻璃管后,只用了两分钟就摇出了三片玻璃片,拼起来正好是那三个俄文字母。研究人员还发现,他操作时的身体电阻只有常人的30%,皮肤表面温度比平时高了4℃。”
2 超能力之谜
应急灯的光在三人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宿舍里只剩下翻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断断续续的蝉鸣。杨森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这是他托家人走关系弄进来的,在严格管理的军校里算是“违禁品”。他开机后点开一个存满旧资料的文件夹,调出一段模糊的视频。
“这是我爸当年在省科委工作时备份的资料。”杨森指着屏幕,“1984年701局公开的实验片段,虽然只有十几秒,但能看到林秋生操作的过程。”
视频里的画面带着明显的颗粒感,林秋生穿着白色实验服,双手握着一个透明玻璃瓶,表情严肃。突然,他手臂发力开始摇晃,瓶口朝下却没有任何缝隙,几片白色药片却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从瓶底缓缓掉落在铺着黑布的桌子上。周围的研究员立刻围上来,有人用放大镜观察瓶口,有人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脸上满是震惊。
“当时用的是每秒400帧的高速摄影机。”胡玉酥补充道,“报告里说,在数万张照片中,只拍到药片在一帧之内从瓶内到瓶外的过程,就像瞬间穿越了玻璃壁。赵文斌教授推测,可能存在一种人类尚未发现的‘空间通道’,但始终无法用现有科学理论解释。”
吴奇突然想起外婆讲过的往事,眼睛亮了起来:“我外婆说,那时候全国都在疯传特异功能,除了林秋生,还有好多‘奇人’。四川有个12岁的小孩叫唐小雨,说能用耳朵听字,把写着字的纸揉成团塞进耳朵,就能准确说出上面的内容,还能分辨颜色。后来还有人说能用脚心识字、用腋窝识字,甚至有人宣称能头顶铁锅吸收太阳能,到处开‘气功培训班’骗钱。”
“那些大多是骗局。”杨森关掉视频,点开一篇1995年的报纸扫描件,“1985年,中科院的周明院士专门对唐小雨做了25次实验,发现他所谓的‘耳朵识字’全是靠偷瞄。有几次实验人员故意把字写在纸的背面,或者在他周围摆满遮挡物,他就说‘今天状态不好’,拒绝辨认。后来被拆穿后,唐小雨的父母还想继续炒作,结果被当地派出所警告了。”
胡玉酥翻到报告的后半部分,眉头渐渐皱起来。1986年之后的记录明显变得潦草,甚至有几页带着被水浸湿的痕迹。其中一页写着:“1986年5月,林秋生开始接受商业演出邀请,出场费从每场500元涨到5000元,先后为十多位企业家、明星表演‘隔空取物’,引起外界对701局研究性质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