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寂静的校门
八月的最后一场雨淅淅沥沥地落在李家村的每一个角落,洗刷着这个偏远山村一整个夏天的燥热与尘埃。雨停后,二十五岁的陈曦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李家村小学的铁门外,望着褪色的校牌和空荡荡的操场,心里五味杂陈。
校门是那种老式的铁艺门,锈迹斑斑,但擦得很干净。透过门的缝隙,可以看到校园里整齐的甬道和两旁修剪得体的冬青树。一栋两层的教学楼矗立在校园中央,红砖墙面上爬满了常春藤,几扇窗户的玻璃在雨后阳光下闪着微光。
“是陈老师吗?”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曦转身,看见一位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的男子快步走来。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温和与疲惫。
“我是李家村小学的校长,赵建设。”男子热情地伸出手,手掌粗糙但温暖,“欢迎欢迎!总算把你盼来了!”
陈曦连忙握手:“赵校长好,我是陈曦,新分配来的语文老师。”
“好好好,咱们学校就缺你这样年轻的血液!”赵校长笑着提起陈曦的行李,“走,我先带你去宿舍安顿下来。这一路辛苦了吧?”
陈曦跟着赵校长走进校园,行李箱的轮子在湿漉漉的水泥地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她注意到操场边的花坛里种着月季和菊花,虽然已是夏末,却依然开得热烈。篮球架虽然漆皮剥落,但篮板完好无损,篮网也是新的。
“校长,学校里怎么这么安静?还没开学吗?”陈曦问道,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校园里显得格外清晰。
赵校长的笑容黯淡了些:“后天正式开学,现在...现在老师们都在忙着做家访呢。”他推了推眼镜,转移了话题,“你看,这边是教学楼,一楼是一到三年级,二楼是四到六年级。那边是食堂,虽然小,但很干净。后面是教师宿舍,我给你安排了一间朝南的。”
教师宿舍在一排平房里,赵校长打开最里面的一间:“条件简陋了些,但该有的都有。床、书桌、衣柜都是新添置的。 wifi 全覆盖,网速还可以,这是咱们学校去年刚升级的。”
房间不大,但整洁明亮。木床上的凉席散发着淡淡的草香,书桌上放着一盆绿萝,嫩绿的叶子向着阳光伸展。
“谢谢校长,这里很好。”陈曦真诚地说。
安顿好行李,赵校长带陈曦参观校园。走在空旷的走廊里,陈曦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回声。教室的门都开着,里面的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仿佛随时准备迎接学生。
“咱们学校现在有六个年级,但...”赵校长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每个班人数都不多。特别是今年一年级,目前报名的只有三个孩子。”
“三个?”陈曦愣住了,“一个班只有三个学生?”
赵校长叹了口气,眼镜片后的眼睛流露出无奈:“是啊,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也跟着父母进城了。留下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少。”他推了推眼镜,努力让语气轻松些,“不过没关系,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咱们也得把教育办好!教育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嘛!”
陈曦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她来自省城,选择来乡村支教是怀着一腔热血的,但眼前的现实比她想象的还要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