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我带你去见见其他老师。”赵校长说,“他们今天都在学校备课。”

会议室里坐着六位老师,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左右。见到陈曦进来,大家都热情地鼓掌欢迎。

赵校长一一介绍:“这是李老师,教数学的,在学校三十年了;这是王老师,语文教研组长;这是张老师,负责德育工作;这是刘老师,音乐美术都能教;这是周老师,体育健将;这是郑老师,科学课能手。”

陈曦恭敬地向每位老师问好。她注意到,虽然老师们脸上都带着笑容,但眉宇间都藏着一丝忧虑。

“各位老师,趁着陈老师也在,咱们简单开个会,汇报一下最近的招生情况吧。”赵校长开门见山。

李老师首先发言,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我负责的一年级片区,原本有八个适龄儿童,但现在确定能来的只有三个。张家那两个双胞胎,他爷爷奶奶说城里学校条件好,暑假接走后就不送回来了。”

王老师接着说:“二年级原本有七个,转走两个,现在剩下五个。” 张老师摇头:“三年级原本六个,剩下四个,王家的闺女跟她妈去打工所在地的学校了。” 刘老师稍微乐观些:“四年级情况稍好,还有七个没转走。” 周老师叹气:“五年级原本八个,现在剩五个。” 郑老师最后说:“六年级最多,还有八个孩子确定留下。”

赵校长在本子上记录着,眉头越皱越紧:“总共...三十二个学生。比上学期又少了九个。”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还没算上可能中途转走的。”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陈曦小心翼翼地问:“校长,这么少的学生,学校还能办下去吗?”

“办!必须办!”赵校长斩钉截铁,把眼镜重新戴上,目光坚定,“只要有一个学生,李家村小学就不能关门!这是村里唯一的教育火种,灭了就难再燃起来了!”

散会后,赵校长单独留下陈曦:“小陈老师,有件事得拜托你。你是年轻人,点子多,能不能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多招几个学生?马上就要开学了,时间紧迫啊!”

陈曦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尽力,校长。”

2 家访之路

清晨五点半,李家村还笼罩在薄雾中,陈曦已经洗漱完毕。她推开宿舍的木窗,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今天是她第一次家访的日子,心情既期待又忐忑。她特意换上了一身轻便的运动装,脚蹬耐磨的运动鞋,长发扎成利落的马尾,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

“小陈老师,准备好了吗?”李老师推着那辆老式自行车出现在宿舍门口,车把上挂着的布包比昨天更鼓了些,“我多带了点宣传资料和新学期计划书。”

陈曦快步跟上:“都准备好了,李老师。咱们今天要去多少家?”

“计划是八家,但得看情况。”李老师从布包里掏出一张手绘地图,“这是咱们村的示意图,我标出了所有适龄儿童的家庭位置。红色的是已经确定要转学的,黄色的是还在犹豫的,绿色的是确定留下的。”

陈曦接过地图,惊讶地发现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四十多个孩子的信息,每个标注旁还细心地写上了家庭情况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