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一次,皇帝拿着一本前朝的茶经,随口问她:“你说,这‘一叶观心’的境界,究竟是什么意思?”

伶仃想了想,轻声道:“贱婢愚钝,不敢妄议。但贱婢觉得,所谓一叶观心,或许就像皇上看奏折,从字里行间能看出臣子的忠心与才干;就像品茶,从一片茶叶的沉浮中,能品出泡茶人的心意。”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这话说得颇有几分道理。”

从那以后,皇帝对她更添了几分留意。他发现伶仃不仅茶沏得好,字也写得清秀工整。有时他让伶仃代笔抄写一些无关紧要的谕旨,她总能准确无误地领会他的意思,字迹也赏心悦目。

御书房的太监宫女们都看出了皇帝对伶仃的不同。以往对她不理不睬的管事太监,如今见了她也会客气地颔首;那些曾经暗地里嘲笑她出身低微的宫女,更是不敢再放肆。

但这也引来了新的麻烦。

婉妃得知伶仃竟去了御书房当差,气得摔碎了一套心爱的青花瓷。她在皇帝面前旁敲侧击地说伶仃的坏话,说她一个浣衣局出来的贱婢,粗鄙不堪,不配在御书房伺候。

皇帝只是淡淡地听着,不置可否。他心里清楚,伶仃或许出身低微,但她的聪慧和分寸感,比宫里许多娇生惯养的嫔妃都要强得多。

伶仃也知道婉妃不会善罢甘休。她更加小心谨慎,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婉妃派人送来的点心,她不吃;婉妃赏赐的衣物,她不用。她只穿宫里分的素色宫装,只吃御膳房按例送来的饭菜,一言一行都规规矩矩,挑不出半点错处。

不仅如此,她还懂得利用机会,不动声色地化解危机。

一天,婉妃故意在御书房外等着皇帝,看到伶仃从里面出来,故意大声说道:“哟,这不是御书房里的大红人吗?怎么,刚伺候完皇上?”

这话里的讽刺和暧昧,任谁都听得出来。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都屏住了呼吸,看伶仃如何应对。

伶仃却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规规矩矩地给婉妃行了个礼:“回娘娘,贱婢刚给皇上研完墨,正要去给皇上取新的宣纸。”

她的语气平静无波,眼神清澈坦荡,仿佛婉妃的话对她没有丝毫影响。

婉妃本想让她难堪,见她这副模样,倒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更气,却又发作不得。

皇帝在御书房里听到了外面的对话,眉头微微皱了皱。他对婉妃的刻意刁难有些不满,也对伶仃的沉稳应对多了几分欣赏。

等婉妃进来请安时,皇帝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御书房重地,以后没事,就不要总来这里闲逛了。”

婉妃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离开了。

伶仃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在这深宫里,只要皇帝对她还有一丝留意,婉妃就不会放过她。她必须尽快获得更高的地位,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

机会很快又来了。

中秋佳节,宫中设宴。皇帝兴致颇高,喝了不少酒。宴席散后,他没有回后宫,而是带着几个近侍去了御花园赏月。

伶仃被派去给皇帝送醒酒汤。

夜色如墨,月光皎洁,洒在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上,镀上了一层银霜。皇帝独自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望着水中的月影,神色带着几分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