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雨声,是我高中时代最初的背景音。
我撑着吱呀作响的旧伞,怀里紧抱着新课本,小心避开深浅不一的水洼。雨水还是打湿了我洗得发白的蓝色帆布鞋边缘,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我与这个光鲜世界的距离。
南大附中气派的校门前熙熙攘攘。我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校门内那张醒目的红色公告栏上——“顾氏慈善教育基金资助生名单”。我的名字,沈栀晓,安静地躺在最后一行。而排在第一的,永远是那个光芒万丈的名字:顾哲辰。
“看!那就是顾哲辰吧?” “中考状元哎!新图书馆就是他爸捐的。”
女生们压抑着兴奋的议论声涌入耳朵。我抬起头,看见他从黑色宾利上下来,司机恭敬地撑伞。他穿着熨帖的校服,白衬衫一尘不染,眉眼清冽,对周围投来的目光视若无睹,显得冷淡而疏离。
下一秒,一个明艳如朝阳的女孩扑过去挽住他的手臂:“哲辰!这里!”
那是云瑶。和他一样,是生活在云端的人。
我默默低下头,将伞压得更低,走进了这场属于我、却又仿佛与我无关的青春。
---
我的高中生活是由习题、打工和沉默组成的。
我在图书馆最角落的位置安了家。那里灯光昏暗,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的味道,但足够安静。我总是最早到,最晚走,台灯冷白色的光晕是我最忠实的伙伴。
周围的同学似乎轻而易举就能理解的知识点,我需要反复咀嚼消化好多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我每一个挣扎的夜晚。
而顾哲辰和云瑶,则是另一个世界的光景。
顾哲辰是公认的学神,理科接近满分,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他永远是那副冷淡的样子,话少得可怜,但没人敢忽视他的存在。
云瑶活泼开朗,成绩优异,是学校晚会的固定主持。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永远围绕着顾哲辰打转。
“哲辰,这道物理题怎么做嘛?” “哲辰,周末我们去新开的那家甜品店吧?” “哲辰,你看我新买的发卡好看吗?”
即使躲在图书馆角落,云瑶清脆的声音也总能穿透书架。我偶尔从题海中抬起头,看见顾哲辰虽然没什么表情,却总会接过云瑶的习题册讲解,或在她展示发卡时极轻地点头。
那时,他冰封般的眼底会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
我的心脏像被细针轻刺,泛起微酸涩的涟漪。但那感觉很快被解不出的数学题带来的焦躁淹没。
我清楚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再学习。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份机会,对得起妈妈日夜操劳熬白的头发。
我变得更加沉默努力。课间、午休,一切碎片时间都用来看书做题。成绩稳步提升,名字逐渐出现在年级红榜上,就排在顾哲辰后面不远的地方。
有时在竞赛班或提高课上,我会和顾哲辰分到同一组。我永远是最安静、几乎不发言的组员。
直到一次数学小组讨论,一道题难住了所有人。我盯着草稿纸,一个巧妙解法突然灵光一闪。我不假思索地在空白处写下关键公式。
“或许……可以试试这样?”声音轻得发抖。
小组瞬间安静。所有目光投向我,包括顾哲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