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今天写了篇策论,写的是怎么让老百姓多收粮食,您要是在,肯定会夸我是不是?”
刚开始的几天,一切都好好的。杨承恩觉得,有娘的绣像在,心里踏实多了,晚上也能睡好觉了,连做的梦都是甜的,梦里娘还在给他缝衣服,笑着叫他“承恩”。
4 夜半沙沙声
可没过多久,怪事就开始了。
头一桩,是夜里的“沙沙”声。
那天晚上,杨承恩看书看到半夜,困得不行,趴在桌上打了个盹。迷迷糊糊中,他听见一阵“沙沙”的声儿,很轻,像是有人用手指轻轻刮着锦帛,又像是绣针穿过布料的声音。他以为是老鼠,就随手拿起桌上的毛笔,朝着声音的方向挥了挥,声儿没了,他也就没在意,接着睡了。
可从那天起,这“沙沙”声就没断过。每天半夜,只要他一睡着,准能听见,有时候还会夹杂着几句模糊的低语,像是娘在跟他说话,可仔细听,又什么都听不清。
他找了只猫放在书房里,那猫是隔壁李婶家的,平时抓老鼠很厉害。可猫放在书房里,夜里不光没抓着老鼠,还吓得缩在角落里,浑身发抖,对着绣像的方向“喵喵”叫,声音里满是害怕。
杨承恩这才觉得不对劲。
第二桩怪事,是书桌上的东西会动。
有天早上,他起来准备看书,发现昨天晚上写好的策论,本来放在书桌左边,不知咋的,挪到了右边,墨迹还没干的地方,沾了几根极细的灰白头发——跟绣像上娘的头发一模一样。
他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就没当回事。可第二天早上,他发现书桌上的砚台挪了位置,原本放在砚台旁边的墨锭,跑到了香炉旁边,墨锭上还沾着点锦帛的丝线。
第三天,更邪乎了。他晚上把茶杯放在桌角,里面还有半杯凉白开,早上起来一看,茶杯里的水没了,碗沿上沾着根灰白头发,跟之前的一模一样。
杨承恩心里开始发毛了。他盯着墙上的绣像,绣像上娘的表情还是慈和的,眼神也没变化,可他总觉得,娘的眼睛好像在跟着他动。
最吓人的是有天晚上。
那天他看书看到很晚,困得不行,就趴在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他觉得有人在摸他的头,那手感很熟悉,跟娘生前摸他头的感觉一样,温柔得很。他心里一暖,想睁开眼看看娘,可刚睁开一条缝,就对上了绣像上娘的眼睛。
那一瞬间,他吓得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娘的眼珠,好像跟着他的动作,微微转了一下!
他赶紧揉了揉眼睛,再看,绣像上的娘还是原来的样子,眼神慈和,没有任何变化。
“肯定是我太累了,眼花了。”杨承恩安慰自己,可心里的害怕越来越重。他不敢再在书房待着,赶紧收拾好东西,回房睡觉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总觉得绣像有点不对劲。有时候他从外面回来,会觉得绣像上娘的表情变了,好像有点担心,又好像有点着急。他想把绣像收起来,锁进箱子里,可刚把绣像取下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口还隐隐作痛。
最后,他还是把绣像锁进了箱子里。箱子是爹留下的红木箱,很结实,他还加了把铜锁,锁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