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爸爸“意外”坠楼那天,我在他公文包摸到本烫金笔记本,
里面画满红蓝绿三色符号。三天后收到匿名信:
“符号是档案柜密码,你爸的死,和2018年那批
‘消失’的涉密档案有关——小心张叔。”
1. 爸爸的“意外”与笔记本里的三色符号
苏念跪在爸爸的灵前,香烛的烟味混着百合的冷香,
呛得她眼泪止不住地流。黑白照片里的爸爸穿着
藏青色档案服,胸前别着枚褪色的“优秀档案员”徽章,
笑得温和。上周三晚上,他还在厨房给她炖玉米排骨汤,
砂锅咕嘟咕嘟冒热气,他说“念念,等爸忙完东河新区
那批档案的收尾工作,就带你去云南看洱海”,可现在,
他成了警局卷宗里“意外坠楼身亡”的冰冷文字。
警察来家里做笔录时,苏念攥着爸爸的工作证,指腹
反复摩挲证面上的照片。“苏正德同志是在市档案馆
三楼楼梯间失足的,”年轻的警察语气谨慎,“窗沿
有他的指纹,现场没发现打斗痕迹,楼梯间监控
三天前就坏了,初步判定是意外。”
“监控怎么会刚好坏了?”苏念追问,声音发颤。
警察愣了愣,说“档案馆说是线路老化,正在维修”。
妈妈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念念,别为难人家,
你爸……就是太不小心了”。
灵堂的人走光后,苏念回到爸爸的书房。书架上
摆着一排排档案管理相关的书,最上层是爸爸
珍藏的《国家档案法》,扉页写着“干档案这行,
要对得起手里的每一页纸”。她打开爸爸的公文包,
里面有半盒没吃完的薄荷糖(爸爸有咽炎,总带在身上),
一支褪色的钢笔,还有个深棕色封皮的笔记本——
烫金的“档案管理规范”几个字磨得有些模糊,
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翻开第一页,没有字,只有一行红色符号:
“△-红/2018-07-15”。往后翻,每一页都有类似的符号:
蓝色的□旁边标着“2018-08-03”,绿色的○下面画着小叉,
有的符号旁还写着“东河”两个小字。最后一页是空的,
夹着张泛黄的照片——爸爸和三个陌生男人站在档案馆
门口,背景里的梧桐树落了一地,爸爸手里攥着个
黑色文件夹,露出半角红色标签,像是被人刻意
折过。
“这些符号是什么?”苏念盯着红色的△,突然想起
爸爸生前总说“档案要按‘类’分颜色,人事红、项目蓝、
保密绿,不然找不着。
她把符号抄在纸上,试着按爸爸的习惯拆:红色△是
人事档案,2018-07-15是日期,难道是档案的录入时间?
可爸爸为什么要把档案信息记在私人笔记本里?
她刚想再翻,手机震了一下,是个170开头的虚拟号码,
短信只有一句话:“符号是档案柜的三色密码,红色开
人事柜,蓝色开项目柜,绿色开保密柜。你爸的死不是
意外,他手里的黑色文件夹,现在在张叔那。”
张叔?苏念的心猛地一沉。张叔是爸爸的老同事,
也是第一个发现爸爸出事的人。昨天他还在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