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念念,来替你爸拿东西?你爸这人,太较真了,

有时候……唉。”

“刘叔,我想进人事档案区,找20号柜的东西。”

苏念说。老刘犹豫了很久,还是打开了门禁:

“三楼东侧,你爸的工位还保持着原样,就是

……别待太久,张科长昨天特意交代,不让

外人进档案区。”

人事档案区很安静,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一排排

灰色档案柜上,灰尘在光里飞舞。20号柜在

角落,蒙着层薄灰,苏念用钥匙打开柜门,

第7层第15格,放着个红色档案盒,标签上写着

“2018-07 东河新区人事调岗记录(密)”,

标签右下角有爸爸的签名,日期是2018年7月15日。

她打开档案盒,里面是一沓员工调岗表,

每张表上都盖着“市档案馆人事科”的红色公章。

翻到第5页,突然看到爸爸用蓝色钢笔写的备注:

“此批次调岗记录过于全面,需复核——苏正德”。

“过于全面”?苏念皱起眉,她记得爸爸以前跟她说,

正常的调岗记录只写“姓名、原部门、新部门、

调岗日期”,最多加一句“因工作需要”,可这份

记录里,每个员工的调岗表后都附了“参与东河项目

的资金流向明细”,连“2018年6月报销38元文具费”

“2018年7月领取2支签字笔”都写得清清楚楚,

像是故意把无关的细节堆在一起。

她盯着“过于全面”四个字,按爸爸教的“三次为什么”

分析法梳理:

第一次:为什么调岗记录要附资金明细?

——调岗是人事变动,资金是财务问题,两者

本来没关系,加明细要么是画蛇添足,要么是

为了“标记”这些员工的资金往来,怕以后忘了;

第二次:为什么要“标记”这些员工的资金往来?

——如果只是正常报销,没必要特意附在调岗表后,

除非这些资金有问题,比如虚报、挪用,调岗是为了

把这些人从东河项目里“清走”,明细是留着的“证据”,

或者说是“把柄”;

第三次:为什么爸爸要备注“需复核”?

——爸爸肯定发现了明细里的问题,比如某个人

报销的“1200元办公用品”没有附采购清单,

或者某笔“项目补贴”的收款人不是项目成员,

他想重新核查,结果没来得及。

“你怎么会有这个档案的钥匙?”身后突然传来

李淑琴阿姨的声音,她手里拎着个保温桶,

桶壁还沾着水珠,“你爸生前说,这份档案

只有他能碰,连我都没权限看。”

“李阿姨,我爸的死是不是和这份档案有关?”

苏念抓住她的手,指尖冰凉。李阿姨的脸色白了,

拉着她快步走到楼梯间,压低声音:“2018年东河新区

项目,档案馆和‘城安档案服务公司’合作整理档案,

你爸发现城安公司的人把涉密的项目档案换成了假的,

还在项目里贪了钱。他想上报给纪委,结果……”

话没说完,李阿姨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

“张科长”。她看了眼苏念,慌慌张张地说:

“我得走了,张叔找我对账,晚了他该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