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城已是深夜。方墨骑上那辆结婚时妻子家陪嫁的摩托车,缓缓驶出县委大院。
街道空旷寂静,只有路灯拉长他孤单的身影。
第二章 钱部长
第二天刚到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新买的智能手机,铃声清脆悦耳,是团委书记孙霞打来的。
“方部长,听说了吗?你们的新部长人选定了,听说是隔壁县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提拔来的,姓钱。”
“哦?哪来的小道消息,我这里还没接到通知呢。”方墨半信半疑。
自从林部长提拔为县委副书记后,一直兼任组织部长快半年了,早听说要来一位新部长。
只是,这些小道消息,往往是他这个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最后一个知道。
“消息错不了,是市委组织部那边传出来的。还听说……这个钱部长跟你们单位的权副部长是同学呢!以前关系特别好。”
孙霞似在提示着什么。
权副部长和方墨是同一年提拔的副部长,但年龄大了七八岁,属于大器晚成型,分管干部培训和人才工作,在组织部里不算热门分工。
方墨心里咯噔一下,不知如何接话。
孙霞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三十出头已经是正科级实职,岗位显要,属于县里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
她多次要求下乡锻炼都没去成,平时和方墨关系不错,二人无话不谈,从不顾忌。
“你自己心里可得有个数,你这个位置,可是多少人眼巴巴瞅着呢!”孙霞最后又嘱咐了一句,挂了电话。
方墨放下手机,陷入沉思。
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干部工作牵一发动全身,每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生命。
这些年来,他恪守原则,谨言慎行,但还是难免得罪人。
一周后,孙霞的话应验了。部里接到正式通知,钱部长前来就任。
见面会上,新部长给方墨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态度和蔼可亲,总是笑眯眯的,听汇报时从不打断,只是一个劲儿地作记录。
随后新部长开始密集调研,方墨陪同了几次。
钱部长问得特别多,发表意见很少,老是说:“我不懂,你们是行家,多向你们学习!”
两个月过去,方墨感觉工作轻松了不少。
这位钱部长很是宽松,不像以前的林部长雷厉风行,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整天紧张兮兮,压力巨大。
但方墨依然小心翼翼。人事工作牵涉各方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早已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
尽管如此,问题还是出现了。
有个乡镇的镇长通过公开选拔去了市直部门任职,再加上其余乡镇有一些空缺岗位需要补缺,个别调整提上日程。
这天,钱部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小方啊,乡镇空缺的岗位需要补上,你做个方案出来。”
方墨立即找来干部科长。干部调整对二人来说轻车熟路,三下五除二,很快方案就出来了。
钱部长看了很满意:“好的,就按这个方案,抓紧开始投票推荐、座谈,形成初步人选。”
让方墨意外的是,钱部长突然加快了工作节奏。
尽管他有些不适应,但毕竟业务熟练,以及跟随林部长多年养成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很快带领干部科按程序推进,推荐人选都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