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雾,总带着一股化不开的黏腻。尤其在落婴谷,那雾像是掺了蜜的血,呈淡淡的粉紫色,裹在人身上时,能闻到一股甜得发腻的腥气,像腐烂的野果混着生肉的味道。我叫苏晴,是个民俗研究者,为了调查当地流传百年的 “落婴传说”,独自一人踏进了这片被当地人称作 “活人勿近” 的山谷。
一、雾锁荒冢,婴啼初现
落婴谷的入口处,立着一块歪斜的石碑,碑身被青苔啃得坑坑洼洼,上面 “落婴谷” 三个大字模糊不清,只在碑底能看到一行小字,被雨水泡得发胀:“哭声响,魂魄丧”。石碑旁的老树上,挂着十几只褪色的百家锁,锁链锈迹斑斑,有的锁扣还卡着几缕枯黄的头发,风一吹,锁片碰撞的声音像小孩的呜咽。
谷内的路,是踩着骸骨铺成的。不知是动物还是人的骨头,被雾水泡得发白,踩上去 “咯吱” 作响,像是在咬人的鞋底。路两旁的坟冢密密麻麻,大多是半人高的小土堆,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只有少数土堆前插着褪色的纸幡,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娃娃脸,眼睛处被戳出两个黑洞,像是在死死盯着路人。
“姑娘,快回头吧,这地方不是活人该来的。” 一个背着柴刀的樵夫从对面走来,看到我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像是见了鬼。他的蓑衣上沾着些暗红色的黏液,凑近了能闻到和雾气一样的甜腥气。
“大叔,我来调查落婴传说,听说这里……”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猛地捂住嘴。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声音压得像蚊子叫:“别在谷里提‘传说’两个字!夜里听到哭声,不管多好听,都别回头,更别循着声音找!”
他松开手时,我发现他的掌心布满了细小的抓痕,有的还在渗血。没等我再问,他就扛起柴刀,头也不回地往谷外跑,蓑衣上的黏液滴在地上,很快被雾气裹住,留下一小片暗红色的印记。
我继续往谷深处走,雾气越来越浓,粉紫色的 “棉絮” 贴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突然,一阵婴儿的笑声从雾里钻出来,不是哭闹,是那种咯咯的、带着稚气的笑,清脆得像银铃。我心里一紧,想起樵夫的话,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停住了 —— 那笑声太真切了,像是就在耳边,带着一种诡异的吸引力。
顺着笑声望去,雾中隐约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红色的肚兜,背对着我蹲在坟堆旁。“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我试探着喊了一声,那身影却一动不动。等我走近了些,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人 —— 那是个用稻草扎成的娃娃,肚兜是用染血的粗布缝的,背后插着几根羽毛,黑中带绿,根部还沾着些发白的碎肉。
娃娃的脚下,压着一块破碎的襁褓,上面绣着 “长命百岁” 四个字,针脚歪歪扭扭,布料上的血迹已经发黑,边缘处有明显的齿痕,像是被什么东西啃过。我捡起襁褓,手指刚碰到布料,就听到身后传来 “呼” 的一声 —— 回头时,只见那稻草人娃娃的脑袋转了过来,脸上用朱砂画着一张咧到耳根的嘴,眼睛是两个黑洞,里面插着两只死苍蝇。
雾气中,婴儿的笑声突然变成了哭声,尖锐刺耳,像是被针扎到一样。我猛地后退,脚下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摔在一个坟堆上。坟土松软,像是刚被翻动过,一只手突然从土里伸出来,抓住了我的脚踝 —— 那是一只婴儿的手,皮肤惨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土和血丝,手腕上还戴着一个小小的银镯子,上面刻着一个 “蛊”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