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栀十四岁逃荒时被林家收留,成了林绥景的童养媳。
三年来,她任劳任怨,磨豆腐、操持家务
将攒下的每一文钱都留给小姑子作嫁妆,只为报答一饭之恩。
直到林绥景带回富商之女云筝,全家人的冷眼与羞辱撕碎了青栀最后的期待。
当她发现自己的血汗钱被小姑子偷去讨好云筝时
终于心灰意冷,带着一本祖传豆腐方子,在月夜悄然离开。
流落异乡的青栀白手起家,从街边茶棚起步,靠一双手磨出细腻的豆,
以善良化解地痞的刁难,用创新赢得贵人的赏识。
当她在厨艺大赛上重逢林绥景与云筝,面对当众羞辱,她只是挺直脊背:
“我曾是童养媳,但如今是靠手艺吃饭的匠人。”
第一章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阮青栀已经蹲在石磨前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黄豆在石磨的碾压下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乳白的浆汁顺着磨盘缓缓流入木桶。她的手腕因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而微微发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不敢停下——今日是集市,林家豆腐坊的豆腐必须在天亮前做好。
青栀的手指粗糙红肿,指节处有几处明显的烫伤疤痕,那是去年冬天被热豆浆溅到留下的。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想起昨日林绥景带回的那位姑娘——云筝小姐的手指白皙纤细,指甲上还涂着鲜红的凤仙花汁,像十片小小的花瓣。
"青栀!磨好了没有?绥景少爷等着吃早饭呢!"林母的喊声从屋里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就好了,娘!"青栀连忙应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三年前,家乡闹饥荒,十四岁的青栀跟着逃荒的人群流落到槐花镇,饿晕在林家豆腐坊门前。是林父收留了她,给了她一碗热豆浆和半个馍馍。虽然只是做童养媳,但对于一个差点饿死的孤女来说,已是天大的恩情。青栀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每当林绥景对她冷淡,或者林小妹对她颐指气使时,她就会想起那个寒冷的冬日,林家给她的那碗救命的豆浆。
豆浆磨好了,青栀熟练地将浆汁倒入锅中煮沸。热气蒸腾中,她的脸庞被熏得通红,几缕散落的发丝贴在颊边。她顾不得擦拭,迅速将煮好的豆浆倒入铺好纱布的木框里,压制成型。
"又在发什么呆?"林绥景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青栀手一抖,差点打翻刚成型的豆腐。
她连忙转身,看见林绥景身后还站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姑娘。那姑娘约莫十六七岁,穿着淡粉色的绸缎衣裙,发髻上插着一支银簪,正用一方绣花帕子掩着鼻子,好奇地打量着豆腐坊和陈旧的灶台。
"绥景哥哥,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童养媳?"姑娘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轻蔑,"这么看来,属实有些配不上他呢。"
青栀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紧了围裙,她认得这姑娘——镇上有名的云家大小姐云筝,父亲是县里数一数二的绸缎商。
林绥景轻咳了几声,目光游移着不敢看青栀:"咳咳咳……隔老远便闻见你身上一股子豆腥味儿,就不能换件干净点儿的衣裳再出来?"
青栀低头看了看自己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确实沾着几点豆浆的痕迹。她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天不亮就起来干活还没来得及换衣服,却被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