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黎章心中一凛,立刻明白这是索贿买官的暗示。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但他强压下去,只是冷冷道:“多谢大人美意。学生寒窗十年,只想凭真才实学博个功名,为国效力。”

考官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不识抬举!”袖袍一甩,转身离去时又回头瞥了黎章一眼,目光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考试终了,黎章交上答卷。走出贡院时,夕阳正好,金辉洒满青石板路。他却无心欣赏,考官那阴冷的眼神如影随形。

阅卷处,烛火通明。十余名考官正在紧张地批阅试卷。那位曾暗示黎章的赵考官拿起黎章的试卷,只看数行便面露惊诧——这文章观点新颖,文采斐然,确实非同凡响。

随即,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不知好歹的东西,我定要让你知道,这官场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他提起朱笔,开始在字里行间刻意挑刺。

“赵大人真是认真负责啊。”主考官王文渊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见他如此“细致”地批阅,不禁好奇地凑近观看。

这一看,王主考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文章!见解独到,切中时弊,文笔更是犀利老练!这考生叫什么名字?”

赵考官心中一惊,忙道:“大人,此文虽有些文采,但其中观点过于激进,似有不妥之处啊。你看这里,竟敢批评朝廷的税收政策,还有这里,直言官场积弊…”

王主考眉头一皱,接过试卷细看片刻,不悦道:“我看并无问题。考生能够针砭时弊,正是国朝所需之才。如此文章,理当高中!”

赵考官还要争辩,王主考却摆手制止:“不必多言,此文我已看过,确实佳作。若因言获罪,岂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最终,在主考官的坚持下,黎章惊险通过科举。

放榜那日,黎章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榜上,心中大喜。寒窗十年,终得回报。然而他不知,那位赵考官正站在不远处的阁楼上,冷眼看着欢呼的人群,对身边心腹低语:

“去查查这个黎章的背景。既然不肯听话,那就给他安排个‘好’去处。”

黎章虽通过科举,但未来的官场之路似乎已布满阴霾。赵考官的报复将会如何展开?黎章又将如何应对官场中的明枪暗箭?

此刻的黎章还沉浸在高中的喜悦中,望着蓝天白云,满怀憧憬。他却不知,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暗中酝酿。

2 初入官场陷困境

黎章看着手中的科举榜单,满心憧憬着未来的官场之路,却不知暗处那考官正阴恻恻地盯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小子,这只是开始,有你好受的!”而黎章,即将踏入那看似风光,实则暗流涌动的官场。

高中后的黎章,怀着一腔热血,踏入了任职之地的官场衙门。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本应充满希望,可黎章刚一迈进衙门,就察觉到了异样。周围同僚们的目光,或冷漠,或审视,或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仿佛他是一个异类。那一道道目光如芒在背,让黎章浑身不自在。

“这官场,怎么如此怪异?”黎章心中暗自思忖,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衙门内,平日里应是忙碌有序的景象,此刻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沉闷。偶尔有几个小吏匆匆走过,也是低着头,不敢与黎章对视,只留下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回廊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