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中,林薇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劳动和教育改造。她主动提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其他犯人电商知识,帮助她们刑满释放后能够融入社会。
最让她意外的是,有一天狱警告诉她有人探视。来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士,面容慈祥。
“林小姐,我是陈教授,在师范大学教授伦理学。”女士推了推眼镜,“我关注了你的案例,看了你在法庭上的陈述,也读过你在狱中写的悔过书。”
林薇低下头:“我很羞愧。”
“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如何面对错误。”陈教授温和地说,“我正在开展一个针对电商从业者的伦理教育项目,希望你刑满后能来分享你的故事,警示他人。”
林薇惊讶地抬头:“您...您不恨我吗?我的行为伤害了那么多人。”
“恨不能解决问题。”陈教授微笑,“我相信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内心的觉醒。考虑一下我的提议吧。”
这次会面成了林薇改造期间的动力。她开始系统学习商业伦理课程,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并用自己的经历撰写警示文章,发表在监狱内部刊物上。
由于表现良好,林薇获得减刑,两年七个月后获释。出狱那天,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人来接她。程朗还在服刑,曾经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早已消失无踪。
她带着简单的行李,站在监狱大门外,一时不知该去向何方。
“林小姐!”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她转头,惊讶地看到陈教授站在不远处,身旁跟着一个年轻女子。当那女子走近,林薇倒吸一口气——那是维权群中最活跃的受害者之一,小璐。她的脸上虽然已经恢复,但仍能看到淡淡的疤痕。
“我...”林薇不知所措,“我对不起你。”
小璐表情复杂:“我恨过你,很长时间。我的订婚仪式因为这张脸不得不推迟,差点失去未婚夫。”
林薇无地自容:“我不知道怎么弥补...”
“后来我读了你在狱中写的文章,”小璐语气稍缓,“看到你是真的悔改了。陈教授找到我,说你想做正确的事,所以我来了——不是原谅你,而是给你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陈教授接过话:“林薇,我和几个受害者商量过了,我们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叫'真言计划',旨在推动电商行业的诚信建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我们需要一个了解行业内幕的人来负责实际工作。”
林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们...信任我?”
“不完全信任,”小璐直言不讳,“但陈教授相信人有第二次机会。所以我们会监督你,每一步。”
就这样,林薇加入了“真言计划”。最初几个月极其艰难,她面对的是无处不在的质疑和敌意。曾经的同行避之不及,媒体则时刻准备着看她“再次翻车”。
但林薇坚持下来了。她开发了一套电商诚信评价体系,帮助消费者识别可靠商家;开设反营销套路课程,教大家识别直播带货中的话术陷阱;最重要的是,她建立了一个受害者援助基金,用自己的劳务报酬帮助那些因伪劣产品受害的人。
一年后的某天,陈教授找到她:“电商协会邀请我们去做行业伦理培训,我希望你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