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台濛道:“主公,李克用的使者说,只要我们出兵牵制汴军,他就会亲率沙陀骑兵从潞州南下,直取汴梁。凤翔的李茂贞也派人送来书信,说愿与我们共分中原之地。可末将觉得,这些人都不可信——李克用一心想吞了河东,李茂贞只想独占关中,他们不过是想借我们的手削弱朱温罢了。”

“我知道。”杨行密将密报揉成一团,扔进脚下的瓦罐里,“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朱温若真灭了李克用,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淮南;可若帮李克用打垮了朱温,李克用转过头来也会咬我一口。”他转过身,看着台濛,“你说说,我们该选哪条路?”

台濛沉吟片刻,道:“末将以为,我们既不能帮朱温,也不能帮李克用,最好的办法是‘坐壁观虎斗’。朱温派葛从周去寿州,我们就派兵守住寿州,不让汴军南下;同时派人去汴梁,对朱温虚与委蛇,说我们愿意‘中立’,但也要求他撤兵,免得双方伤了和气。这样一来,我们既不用卷入战事,又能保住淮南的地盘,还能坐看朱温与李克用拼个你死我活。”

杨行密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没错。淮南地处江淮,水网密布,朱温的骑兵在这里发挥不了优势,只要我们守住寿州、濠州这几个关口,他就打不进来。至于李克用和李茂贞,他们想让我们当枪使,没那么容易。”他抬手拍了拍台濛的肩膀,“传我将令,命朱瑾率三万水军进驻寿州,务必守住淮河防线;再派判官高勖去汴梁,见朱温,就说我淮南愿意‘恪守中立’,但要求他撤去寿州的兵马,否则我淮南只能‘被迫’与其他藩镇联手。”

台濛躬身应道,转身准备退下。杨行密却又叫住他:“等等,告诉高勖,见到朱温时,态度要软,但底线不能丢。若是朱温敢对他无礼,就让他直接回来,不必再谈。”

“末将明白。”台濛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瞭望台上,杨行密再次望向长江。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大多是淮南的商船,这些年他在淮南休养生息,鼓励农桑,开通商路,淮南的百姓总算过上了几天安稳日子。他不想让战火毁了这一切,可他也知道,朱温的野心不会止步于中原,总有一天,淮南会与汴军正面交锋。

他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庐州城里一个卖盐的小贩,因不堪官府欺压,拉起一支队伍反抗,后来投靠了淮南节度使高骈,又一步步取而代之。这些年,他见惯了背叛与杀戮,也学会了在乱世中生存的法则——不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轻易树敌。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走上瞭望台:“主公,驿馆那边传来消息,河东的使者听说我们要派人参见朱温,气得摔了驿馆的茶具,还说要立刻回太原,向李克用禀报。”

杨行密冷笑一声:“让他走。李克用现在自顾不暇,李存孝的叛乱还没平定,他哪有精力来管我淮南的事?他越是生气,越说明他心虚。”

侍卫应了一声,退了下去。杨行密望着远方的天空,云层渐渐加厚,似乎要下雨了。他知道,这场席卷天下的战乱,才刚刚开始,而淮南这艘船,必须在惊涛骇浪中稳稳地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