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深海绝境

海水是墨绿色的,永恒地悬浮在头顶上方三十米处。偶尔有发光的深海生物游过,投下转瞬即逝的幽光,照亮这个逐渐缩小的气泡世界。

阿砚用磨损严重的镐头敲打着岩壁,每一次撞击都震下细小的碎石。他已经在同一条矿脉上工作了十四个小时,只为采集那点微不足道的能量晶体——维持这个空间不进一步缩小的唯一希望。

“今天收获怎么样?”老卡托蹲在矿道出口,那双经历过太多失望的眼睛在昏暗中几乎看不见光亮。

阿砚摇头,将腰间那个几乎空荡荡的袋子解下。只有三块拇指大小的能量晶体,色泽暗淡,远不如他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湛蓝透亮。

“不够,远远不够。”老卡托甚至没有伸手去接,“东区的压力又增加了,昨晚又有一处发生渗漏,淹死了四个人。”

阿砚沉默地擦去额头的汗珠。汗是咸的,与海水的味道一样。有时候他分不清自己体内流的是血液还是海水,一百年的海底生活早已将海洋刻入他们的基因。

“如果我们有更多时间...”阿砚刚开口就被老卡托的冷笑打断。

“时间?孩子,时间是我们最缺的东西。这个空间每天都在缩小,已经比去年小了十分之一。照这个速度...”

老卡托没有说完,但每个人都清楚那个未尽的结局。阿砚抬头望向头顶那片墨绿,仿佛能感觉到那万吨海水的重量正一点点压下来。

“或许乔岁安会回来。”阿砚轻声说,这话他自己也不信,但说出来总能带来一丝虚幻的安慰。

老卡托的嘴角抽动了一下,“乔岁安?她要是会回来,早就回来了。一百年了,孩子。要么她死了,要么她根本不在乎我们。”

回去的路上,阿砚经过中心广场。那里曾经立着一尊乔岁安的雕像,如今只剩残缺的基座。几年前,当第一次大规模渗漏导致二十人丧生后,愤怒的人群推倒了它。现在那块地方成了堆放废弃零件的地方,只有几个老人偶尔还会在那里驻足,望着空处发呆。

阿砚的住所位于西区三层,一个不足八平米的小房间。整面东墙是一块巨大的强化玻璃,是乔岁安时代的遗物。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海底的景象:奇形怪状的鱼类,缓慢生长的珊瑚,以及更远处深不可测的黑暗。

他曾祖父的日记里写道,一百年前刚来到这里时,玻璃墙外是明亮洁净的,有五彩斑斓的鱼群和发光的水母舞蹈。如今窗外只有朦胧一片,偶尔有变异得奇形怪状的深海生物游过,像幽灵般出现又消失。

“阿砚,你回来了。”隔壁的梅婆婆听到动静,敲了敲隔板墙。她年过九十,是这个空间最年长的居民之一,也是少数还坚持乔岁安会回来的人。

“有点收获,不多。”阿砚回答,将袋子里的能量晶体倒在桌上。它们发出的微弱蓝光映照着他失望的脸。

梅婆婆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海藻粥。“吃吧,你今天肯定没吃东西。”

阿砚没有推辞。梅婆婆曾经是历史教员,在还有学校的时候教孩子们关于“上面世界”的知识。如今大多数人不关心过去,只关心如何活到明天。

“我今天去了东区裂缝,”阿砚边吃边说,“情况比他们说的还糟。不只是渗漏,整个结构都在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