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女入侯府
暮春时节,京城西市的青石板路被连日春雨浸得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沈青离提着一只半旧的药箱,站在靖安侯府朱漆大门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箱角那道浅浅的裂痕 —— 这是三年前她随兄长沈青云在边关行医时,被流矢擦伤留下的痕迹。
她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粗布襦裙,乌发仅用一根木簪绾起,脸上薄施脂粉,刻意掩去了侯府嫡女应有的华贵气度,活脱脱一副江南医女的模样。“露露姑娘,这边请,管事嬷嬷在偏厅等着呢。” 守门的仆役见她递上的荐帖,虽态度恭敬,眼底却藏着几分打量 —— 靖安侯府向来规矩森严,此次公开招募医女,已是近十年来头一遭,府外早传得沸沸扬扬,不知多少人想借机攀附。
跟着仆役穿过三重院落,沈青离的目光始终未曾停歇。侯府的建筑规制宏大,飞檐翘角间雕梁画栋,却处处透着几分冷寂。廊下的铜铃无风自动,叮当作响,声音清脆却不悦耳,反倒让这深宅大院更添了几分压抑。路过西跨院时,她瞥见墙角种着几株开得正盛的海棠,花瓣被雨水打落,铺了一地残红,像极了兄长灵堂上那方染血的军旗,心口骤然一紧,忙低下头,掩去眼底翻涌的情绪。
偏厅内已聚了七八位女子,皆是提着药箱,神色紧张。主位上坐着一位身穿墨色褙子的嬷嬷,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严肃,正是侯府的管事嬷嬷刘嬷嬷。见沈青离进来,刘嬷嬷抬眼扫了她一眼,声音毫无波澜:“既来了,便站好吧,待众人到齐,便开始考核。”
沈青离依言站在队末,悄悄观察着其他应聘者。左侧一位穿粉色襦裙的女子,正紧张地绞着帕子,嘴里念念有词,似在背诵医书;右侧一位青衣女子则神色镇定,指尖飞快地拨弄着药箱里的银针,看样子是有几分真本事。不多时,最后一位应聘者也到了,刘嬷嬷便起身说道:“侯府招募医女,不求容貌出众,但求医术精湛、心性沉稳。今日考核分两场,第一场辨药,第二场施针,若两场皆过,便算通过。”
话音刚落,便有小丫鬟端来十几个青瓷碗,每个碗中都盛着不同的药材,或根茎,或花叶,有些甚至只是磨成粉末的药末。“半个时辰内,将这些药材的名称、药性、主治病症写在纸上,不可交头接耳,否则即刻除名。” 刘嬷嬷话音刚落,众人便围了上去,有人皱眉思索,有人胸有成竹,沈青离却显得格外从容。
这些药材,她自幼便在父亲的药圃里见惯了,后来随兄长在边关行医,更是将每种药材的特性摸得一清二楚。她拿起第一碗药材,那是一株带着根须的黄芩,根茎呈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断面黄白色,散发着淡淡的苦味。“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脾经,主治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她提笔在纸上飞快写下,字迹清秀却不失力道。
接着是磨成粉末的当归,虽没了根茎形态,那股独特的辛香却骗不了人;还有看似普通的紫苏叶,叶缘锯齿状,气味芳香,是解寒散热的良药。不过半柱香的时间,沈青离便已将所有药材辨认完毕,仔细检查一遍后,便将纸递了上去。刘嬷嬷接过纸,扫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严肃,点了点头,让她站到一旁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