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第一场考核结束,有三位女子因认错了半数以上的药材被淘汰。剩下的六人进入第二场考核 —— 施针。刘嬷嬷让人搬来几个稻草人,每个稻草人身上都标注着不同的穴位,“你们需在一刻钟内,在稻草人身上找到‘足三里’‘合谷’‘曲池’三个穴位,并将银针准确刺入,深度、角度皆要符合医理。”
施针是沈青离的强项,当年在边关,她曾无数次在生死关头,靠银针为将士们止血镇痛。她取过三根三寸长的银针,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然后凝神静气,目光落在稻草人的膝盖外侧 ——“足三里” 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肌外缘。她左手按住穴位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指尖发力,银针 “咻” 地一声刺入,深度恰好三分,角度与皮肤呈四十五度,分毫不差。
接着是 “合谷”,在手背虎口处,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的中点处。她手法娴熟,银针入穴精准;最后是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不过片刻便已完成。刘嬷嬷上前检查,见三根银针皆刺入正确穴位,深度、角度也分毫不差,不由得对沈青离多了几分认可:“不错,手法很稳。”
其他几人也陆续完成考核,最终只有沈青离和那位青衣女子通过。刘嬷嬷领着两人穿过回廊,往内院走去,边走边叮嘱:“咱们侯府规矩多,尤其世子爷性情冷淡,不喜旁人多言多语。你们日后在府中当差,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免得惹祸上身。”
沈青离心中一动,她此次入府,目标便是靖安侯府世子萧彻。传闻萧彻年少成名,十五岁便随父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只是三年前一场宫廷政变后,靖安侯府失势,萧彻也变得沉默寡言,深居简出。兄长沈青云战死边境后,她曾在兄长的遗物中找到一封残缺的信,信中提到 “靖安侯府”“军饷”“阴谋” 等字眼,虽字迹模糊,却让她隐约觉得兄长的死并非意外,而萧彻,或许便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穿过一道月亮门,眼前出现一座精致的院落,院门上挂着 “听雪堂” 的匾额,想必便是萧彻的居所。院内种着几株松树,枝叶苍翠,树下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盏未凉的清茶。刘嬷嬷上前轻叩房门:“世子爷,新招募的医女已带到。”
屋内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一道清冷的男声,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进来。”
沈青离跟着刘嬷嬷走进屋内,抬眼便看见坐在窗边的男子。他身穿一件玄色锦袍,衣料上绣着暗纹云纹,腰间系着一块白玉佩,面容俊美,却透着几分疏离。他的目光落在沈青离身上,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看穿人心:“你叫露露?哪里人氏?师从何人?”
沈青离垂首行礼,声音平稳无波:“回世子爷,民女露露,江南苏州人氏,师从家父,家父曾是苏州城‘回春堂’的坐馆大夫,民女自幼随家父学医,后因家父去世,才来京城谋生。” 这番说辞是她早已备好的,天衣无缝,既符合医女的身份,又不会引人怀疑。
萧彻端起桌上的清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她:“哦?苏州‘回春堂’?我倒曾听说过,只是三年前‘回春堂’遭了一场大火,掌柜一家尽数葬身火海,你既是掌柜之女,如何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