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雪初遇
一九七零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才十一月中旬。
北方的寒风已经呼啸着穿过白桦林,卷起地上第一场雪。
军区大院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白烟,与灰蒙蒙的天空融为一体。
“立正!”
训练场上,陈建军的声音像出膛的子弹般干脆利落。
这位三十二岁的步兵团团长站在凛冽寒风中,脊梁挺得笔直,眉峰上的霜花都掩不住他眼神里的锐利。
“二营长!带部队五公里越野,完不成的今晚别想吃饭!”
“是!”二营长敬了个标准军礼,转身吹响哨子。
陈建军望着战士们远去的背影,微微点头。
他带兵向来以严厉著称,手下的团是军区有名的‘铁拳团’。
战场上,他带领这支队伍立过集体一等功;
和平年代,他依然用战时的标准要求每个士兵。
“报告!”通信员小跑过来,敬了个礼,“政委请您去办公室。”
陈建军眉头微蹙,大白天政委不来看训练,反而让他去办公室,定有要事。
政委办公室的炉火烧得正旺,窗玻璃上凝着一层水雾。
政委李爱国见陈建军进来,忙起身招呼:“老陈,快来坐,有件事要跟你商量。”
陈建军脱去军大衣,端正地坐在椅子上,等待下文。
李爱国搓了搓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是这样,上级来了指示,要我们团负责一个重要任务。”
“请首长指示!”陈建军下意识地挺直腰板。
“别紧张,不是军事任务。”李爱国笑了笑,又收敛笑容,“是关于林婉如同志的安置问题。”
陈建军听说过这个名字。
林家是上海有名的资本家,新中国成立前是纺织业大亨,林家大小姐林婉如更是十里洋场有名的名媛。
如今林家产业早已公私合营,家族人员大多移居海外,唯独这位大小姐执意留在国内。
“她不是在上海吗?怎么到我们这儿来了?”陈建军不解。
“上海那边运动搞得厉害,她父亲旧友多方周旋,才把她转移到我们这儿来。”李爱国压低声音,“上面指示,既要进行思想改造,也要保证人身安全,组织决定安排她到你们团下属的被服厂劳动,同时...”
政委顿了顿,观察着陈建军的反应,“同时安排她住在军区大院,由你负责监督和照看。”
陈建军猛地站起来:“这不合适!我一光棍汉,家里突然多个女同志,这像什么话?”
“又不是让你们住一屋!”李爱国瞪了他一眼,“大院西头那排空房收拾出一间,让她住那儿,你作为团长,负责监督她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改造,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陈建军还想争辩,但军人的天职让他把话咽了回去,最后只是僵硬地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2 寒夜温情
三天后的黄昏,一辆军用吉普驶入军区大院,卷起一阵雪花。
陈建军早已等候多时,他看着警卫员从车上扶下一位裹着军大衣的女子。
当她抬起头时,陈建军不由得怔住了。
林婉如与他想象中的资本家大小姐完全不同。
她未施粉黛,苍白的脸上透着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像是雪地里的两颗黑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