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狂喜像岩浆一样在血管里奔腾,烧灼着理智。胃里的饥饿感被这巨大的冲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眩晕般的饱胀感。我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像刚跑完一场生死攸关的马拉松,汗水浸透的衣服紧紧贴在皮肤上,冰凉又燥热。视线再次模糊,但这次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眼前这条骤然被强光照亮的、布满荆棘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崎岖之路。

焦糊味依旧在空气里若有若无地飘荡,角落里那只蟑螂不知何时爬到了那堆空泡面桶的最高处,两根触须微微晃动着。破风扇还在徒劳地嗡鸣,窗外城中村的霓虹依旧廉价闪烁。但我知道,就在这一刻,就在这散发着霉味和汗臭味的廉价出租屋里,有些东西,已经彻底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糊着油污的塑料窗帘缝隙,像一柄迟钝的刻刀,在地板上艰难地切割出一线光明。我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身上每一块骨头都在叫嚣着抗议。屏幕上那行1798.42%的数字,像烙铁一样印在眼底,烫得人心慌。

五百块,孤注一掷地投了进去。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与时间、与概率、甚至与这台随时可能散架的“外卖箱AI”的疯狂赛跑。每一次启动预测引擎,那堆泡沫箱和电路板发出的濒死哀嚎都让我心惊肉跳,生怕下一秒就是彻底的寂静和冒起的青烟。我坐在它面前,如同守着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神经绷紧到极限。屏幕上的数字每一次跳动,都像重锤敲在心脏上。

但奇迹,或者说那超越时代的算法,顽强地挺住了。

初始的五百块,滚雪球般膨胀起来。一千,五千,一万……每一次成功的微小预测,都带来数额不大却足以支撑我继续活着的收益。这点钱,成了这台原型机和我自己苟延残喘的氧气瓶。我用它支付电费,购买最便宜的零件替换那些烧毁的电容,买更多的泡面和榨菜。生活依旧困顿,但希望的光,正从冰冷的数据流中一点一滴艰难地渗出。

直到那个闷热的下午。窗外知了没完没了地嘶鸣,屋子里热得像蒸笼。屏幕上,代表“预言家”核心神经网络稳定性的绿色指示灯,突然开始疯狂闪烁,频率快得让人心颤!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撕裂了沉闷的空气!

“警告!核心参数溢出!算法熵值异常激增!”红色的警报框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机箱内部发出一种令人牙酸的、仿佛金属被强行撕裂般的“咯吱”声,紧接着,一股更加浓烈的、塑料燃烧的焦糊味猛地弥漫开来!

“不!”我几乎是扑了过去,手忙脚乱地去拔那些疯狂闪烁的主板连接线,指尖被滚烫的接口烫得猛一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冰冷绝望再次袭来——难道它终究还是撑不住了?难道刚刚点燃的火种,就要这样熄灭在浓烟里?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屏幕上那疯狂闪烁的红光,骤然停滞了一瞬。紧接着,所有的警报框瞬间消失!屏幕上,被清理一空的背景中央,一行全新的、加粗加亮的绿色字符,如同宣告神谕般无声地浮现:

【深度演化完成。核心架构突破阈值!算法模型优化度:V3.0】 【检测到市场深度扭曲点:GLB-7能源期货对冲机会】 【置信度:99.98%】 【建议最大杠杆介入】 【预期回报率:待计算...(模型估算范围:>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