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32年的上海,硝烟漫过了法租界的铁栅栏。

我父亲离世,从海外归家,接管鸿义帮,腰间别枪,以“护国安民”为信条。

却在一场“纠纷”中,撞进了诗书公子顾砚辞的世界。

他怀揣着古籍,手握文物地图,以“文化不灭”为信仰。

本该是江湖与文苑的陌路,却“被迫”并肩。

日军追捕、汉奸构陷,枪口对着文物,笔墨碰着刀光。

我和他,虽道路不同,但在这乱世里命运紧紧缠绕。

一、初遇·乱世相逢

1、沪上风云起

1932年淞沪抗战结束,上海法租界的铁栅栏像道疤,把华界的混乱隔在外面,却挡不住风里飘来的硝烟味。

这是我从英国回来,接管鸿义帮的第三个月。

站在父亲的牌位前,手里攥着他临终前攥皱的抗日捐款单。跟日本人的这笔血仇,终有一日会让他们拿命来偿的。

昨夜码头,老三带着人把货藏在仓库里,被我堵个正着,他竟然还敢拿“老规矩”顶嘴。

我盯着老三发白的脸,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我爹传下的规矩是护着这地界上的人,不是用鸦片断他们的活路。”

言毕,我一刀抹了他的脖子,他身后的兄弟也都被我手下的人割了喉咙。

鲜血溅了我一脸,拿出手帕擦干血迹,扔在了他身旁。

鸿义帮成立至今,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不碰鸦片。现在帮里只做码头运输和商铺安保,赚的钱一半贴补弟兄,一半悄悄送往前线。

今早,我刚到码头查货,就听见栈桥下吵得厉害。

拨开人群,看见几个日本商人正揪着个穿长衫的男人,地上散着几个木盒,书页碎纸混着血。

那男人胳膊受了伤,却死死护着个最大的木盒,声音发颤却十分硬气,“这是中国的古籍,你们不能带走!”

是“松雪斋”的顾砚辞,我早就听过这个人。清流世家的公子,顾家这一代最优秀的学者,跟我这样刀尖上舔血的人不一样,也最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的粗鄙之人。

我眯眼看向那几个日本人腰里的短枪,又瞥见木盒上“宋刻本”的印记,心里的火一下窜起来。

在中国人的地盘上,抢中国人的东西,我沈清晏第一个不同意。

无论上一代人有什么恩怨,遭了多少冷眼,此刻都不重要了。

我和他是站在同一立场的中国人,我和他虽选择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鸿义帮的地盘,什么时候轮得到外人撒野了?”

我拔出手枪往栈桥上一磕,身后的弟兄立刻围上来。

日本人见状想掏枪,却被我手下的人先按住了手腕。

混乱中,顾砚辞踉跄着要去捡地上的木盒,一个日本人抬腿就要踹他,我快步上前,一脚把人踹翻在水里。

“带着你的人滚,再敢打这批东西的主意,姑奶奶要你们的命。”我盯着那日本商人的眼睛,语气冷得像冰。

他们悻悻地带人走后,我才转向顾砚辞,见他还紧紧抱着木盒,指节都泛了白。

“顾公子,”我递过一块干净的布条,“这里不安全,你带着这批古籍,先跟我走。”

他抬头看我,眼里还有惊魂未定的红,却没立刻接布条,只问,“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