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愣了愣,再看那书页时,眼神竟变了,手上的力道也轻了许多。
今日打了这一场,我们心里都清楚短时间内没办法把东西运出去了,只好躲在仓库里。
但往后的几日,仓库满是竹刀刮纸的轻响和顾砚辞的讲解声。
小李以前总爱跟人比拳脚,如今也天天守在桌前,捧着本破损的诗集。
“顾公子,‘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啥意思?”
顾砚辞就着窗外的光,给他讲文天祥的故事。讲着讲着,周围围了一圈弟兄,连平时最沉默的哑叔都竖起了耳朵。
我靠在门框上看着,心里忽然一动。
以前总觉得,护着弟兄们有饭吃、不受欺负,就够了。
可看着他们凑在灯下听故事,眼里闪着以前没有的光,才明白,光活着不够,得让他们知道,自己守的不只是码头和仓库,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国家的根。
“顾公子,”我走过去,把一叠糙纸放在桌上,“有机会开个班,教他们读书识字吧。”
顾砚辞抬头看我,眼里满是惊喜,随即用力点头:“好!”
仓库是租界的,日本人暂时不敢动手。但肯定会严查码头,东西也是运不出去的。
顾砚辞怕东西出意外,便要守在仓库里,可鸿义帮的这么多兄弟不能都待在这里。
我叫人轮流守着,他去鸿义帮的据点教他们识字,重要的是顾砚辞身上有伤,不能一直待在这里。
鸿义帮的大厅里,父亲的牌位下,他开了课。
顾砚辞不教复杂的字,先教“国”“家”“民”,再讲古籍里的故事。
讲卫青击匈奴,讲霍去病封狼居胥,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弟兄们学得认真,虽然写得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都很用力。
我每天半躺在院子里,一边处理帮派事务,一边听他讲课。
几天后的夜里,路过仓库,听见里面顾砚辞的声音。我推开门一看,老周正拿着本修复好的古籍,凑在煤油灯前,让顾砚辞念上面的句子。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顾砚辞念得轻,老周却听得眼眶红了。
“俺以前只知道砍人,现在才懂,俺们护着这些书,就是护着这句话。”
顾砚辞转头看见我,起身要让位置,我却摆摆手,找了个角落坐下。
他继续念,声音不高,却像有力量,在昏暗的仓库里飘着。
我看着守着仓库的兄弟专注的脸,看着顾砚辞认真的侧影,忽然觉得,我们不再是临时凑在一起的合作者。
他护着的书,成了我们所有人的念想;我守着的弟兄,也开始懂了他的执着。
而其实,自始至终,我们都不是临时的合作者,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家人。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武力能护一时安稳,可文化能聚人心、传长远。
我和顾砚辞,一个拿枪,一个握笔,竟在这乱世里,拼成了护家国的完整模样。
5、汉奸的阴谋
清晨的报纸砸在桌上时,油墨味裹着刺目的标题扎进眼里。“鸿义帮通日走私文物,国宝险落倭寇手”。
配图是张伪造的合同,上面竟印着我从未见过的“沈清晏”私章。
没等我派人去查,据点门口就传来喧闹。
推开窗,见十几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举着“严惩汉奸”的牌子,冲里面喊,“沈清晏出来!把古籍还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