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夜的邀约
七月的雨总带着股黏腻的湿意,像无数只冰冷的手,扒着窗棂往屋里钻。我坐在出租屋的书桌前,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那封陌生邮件,“外婆病危,速归青瓦巷17号”这几个字,在昏暗的台灯下泛着冷光。
青瓦巷17号,那是母亲生前绝口不提的老宅。我只在十岁那年,跟着母亲远远望过一次——灰黑色的瓦檐压得很低,墙皮斑驳得像老人皲裂的皮肤,院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歪歪扭扭,像要伸进院里抓什么东西。母亲当时攥着我的手,指节泛白,声音发颤:“阿栀,以后永远别来这里。”
可现在,“外婆”两个字像钩子,勾着我不得不去。我给公司递了假条,收拾了个小行李箱,在雨势稍缓的清晨,坐上了去郊区的大巴。
大巴车在泥泞的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一个小时后,“青瓦巷”的路牌在雨雾中露出模糊的轮廓。我撑着伞下车,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淌,打湿了我的裤脚。青瓦巷的路面是青石板铺的,缝隙里积着水,踩上去“咯吱”响,像有什么东西在底下磨牙。
17号老宅比我记忆中更破败。朱红色的大门掉了漆,铜环上锈迹斑斑,门楣上的“福”字被雨水泡得发黑,只剩个模糊的轮廓。我深吸一口气,推了推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像老人的呻吟。
院里的老槐树还在,枝桠上挂着个破破烂烂的鸟笼,风一吹,笼门“哐当”响。正屋的门虚掩着,我走过去,刚要推门,就听见屋里传来“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木板上。
“有人吗?”我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院里回荡,只有雨声回应我。
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淡淡的尘土气息。屋里很暗,只有几缕阳光透过窗棂上的破洞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肖像画,画里的女人穿着旗袍,眉眼和我有几分相似,可眼神却透着股说不出的阴冷。
“你终于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吓得我浑身一僵。
我转头,看见墙角的藤椅上坐着个老太太,她裹着厚厚的棉袄,即使在七月,也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她的头发全白了,贴在头皮上,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像两个黑洞。
“您是……外婆?”我试探着问。
老太太没回答,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吧。”她的手指干枯得像树枝,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黑泥。
我坐下,刚想问问她的身体状况,就看见她盯着我的脸,眼神直勾勾的:“你跟你妈长得真像,尤其是这双眼睛。”
提到母亲,我的心紧了紧:“我妈她……生前从没跟我提过您。”
老太太突然笑了,笑声像破旧的风箱在拉:“她当然不会提,她恨我,也恨这座宅子。”她顿了顿,指了指里屋,“你的房间在里面,收拾好了。晚上别出门,也别去西厢房。”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里屋的门帘是暗红色的,边缘已经磨破,像染了血。我想问为什么不能去西厢房,可老太太已经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只有胸口微微起伏,证明她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