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4. 认知低的人 “只顾自己”,不是 “自私”,是看不见别人的痛

上个月我坐地铁,遇到一件让人气愤的事:一位年轻姑娘挺着孕肚,想让旁边的大哥让个座,结果大哥说:“我先上来的,凭什么让你?我上班也累啊!” 姑娘说:“我怀孕七个月了,站久了有点不舒服……” 大哥还不耐烦:“怀孕了就别挤地铁啊,让你老公开车送你!”

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有人说:“你就不能让一下吗?人家是孕妇!” 大哥却梗着脖子:“我花钱买票了,这座位就是我的,你们管得着吗?” 最后还是一位老奶奶站起来,让姑娘坐了。

这位大哥不是天生的 “坏人”,他就是认知里 “没有共情能力”—— 他只看到 “我上班累,我要坐座位”,看不到 “孕妇站久了会难受,可能有危险”;他只觉得 “我花钱了就该享受”,看不到 “公共场合需要互相体谅”。他的 “自私”,不是故意要欺负孕妇,而是认知局限让他 “看不见别人的痛”,就像一个近视的人,只能看清自己眼前的东西,看不到远处的危险,也看不到别人的难处。

这种 “无共情” 的伤害,藏在很多小事里: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打电话,说 “我声音不大啊,你们太敏感了”;比如把垃圾扔在楼道里,说 “保洁会来收的,我扔这儿怎么了”;比如朋友失恋难过,你说 “不就是分个手吗,至于哭成这样?”。你以为 “没什么大不了”,可对别人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困扰和伤害 —— 图书馆里的人没法专心看书,邻居要闻着垃圾味出门,失恋的朋友觉得 “你根本不懂我”。

认知低的人总说 “我又没做错什么”,可 “没做错” 不代表 “没伤害”。就像你走路时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你不是故意的,但别人还是会疼;你说话时不小心戳了别人的伤口,你不是故意的,但别人还是会难过。共情能力,其实就是 “看见别人的疼” 的能力,而认知低的人,恰恰少了这种能力。

5. 认知低的人传谣言,不是 “故意坏”,是把 “无知” 当成 “真相”

去年秋天,我们小区的超市被传 “卖过期牛奶,喝坏了人”,结果超市生意一落千丈,老板差点关门。后来才知道,这谣言是小区的刘阿姨传的 —— 她孙子喝了超市的牛奶后拉肚子,她就认定 “是牛奶过期了”,没去医院看,也没找超市核实,就跟小区里的人说 “超市的牛奶不能买,我孙子喝了都拉肚子了”。

有人问她:“你看生产日期了吗?是不是孩子着凉了?” 刘阿姨说:“肯定是牛奶的问题!我孙子身体好得很,怎么会着凉?” 结果后来她孙子去医院,医生说是 “秋季腹泻”,跟牛奶没关系,可谣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 有人说 “超市老板心黑,故意卖过期的”,有人说 “我上次买的面包也有点硬,肯定是过期了”,还有人把 “小区超市卖过期食品” 的消息发到了网上,引来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骂超市。

刘阿姨不是故意要毁超市老板的生意,她就是认知里 “没有信息核实的意识”—— 她把 “自己的猜测” 当成 “真相”,把 “偶然事件” 当成 “普遍情况”,又因为刷短视频时总看到 “商家坑人” 的新闻,就更坚信 “超市肯定有问题”。她的 “传谣”,不是 “恶意造谣”,而是认知局限让她掉进了 “信息茧房”—— 只信自己愿意信的,只传自己觉得对的,却没想过,这些没核实的话,会毁了别人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