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连忙扶起她:“大娘,您别这样。你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老婆婆叹了口气:“我们从北边来,家乡被战火毁了,只能往南边逃,可一路上都没人肯收留我们,再找不到吃的,我们这些人都要饿死在路上了。”
苏瑶心里沉甸甸的。她知道,这些难民只是开始,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的人逃离家乡。她从空间里拿出十几斤玉米面,分给身边的难民:“大家拿着这些粮食,先找个地方落脚,别在镇口待着,免得被巡捕为难。”
难民们接过粮食,纷纷向苏瑶道谢。苏瑶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更加坚定了囤货的决心——只有手里有足够的物资,才能在乱世里保住自己和家人。
从镇口往街上走,苏瑶发现不少店铺都挂出了“转让”的牌子,街上的行人也比往常少了很多,偶尔遇到几个,也都是行色匆匆,脸上满是焦虑。她先去了药材铺,老掌柜看到她,连忙拉着她进了里屋:“小姑娘,你可来了!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
“掌柜的,怎么了?”苏瑶疑惑地问。
老掌柜压低声音说:“城里的药房刚才派人来消息,说战乱离咱们这儿越来越近了,他们要大量收购药品,尤其是退烧药和消炎药,给的价格是平时的五倍!我这里的存货不多了,你手里还有没有草药?要是有的话,赶紧卖给我,再过几天,恐怕想卖都卖不出去了。”
苏瑶心里一动,她空间里还有不少之前挖的草药,还有一些从黑市上买的西药。她想了想,说:“掌柜的,我手里还有一些草药和西药,不过数量不多,我可以都卖给你,但你得给我换些粮食和盐,银元我暂时用不上。”
老掌柜连忙点头:“没问题!粮食和盐我这里还有不少,你要多少,我都给你换!”
两人商量好价格,苏瑶从空间里拿出草药和西药,老掌柜则让伙计搬来五十斤大米、一百斤玉米面和二十斤盐。苏瑶把这些东西收进空间,又跟老掌柜聊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刚走出药材铺,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的布店走出来——是王易。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手里抱着几匹布,正快步往镇外走。
“王老师!”苏瑶连忙喊了一声。
王易停下脚步,回头看到苏瑶,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走过来:“苏姑娘,你也来镇上买东西?”
“是啊,我来买些年货。”苏瑶看着他手里的布,疑惑地问,“王老师,你买这么多布干什么?”
王易叹了口气:“镇上的小学要停课了,我想给学生们做几件棉衣,让他们过冬能暖和点。”
苏瑶心里一暖。前世她就知道王易是个好老师,不仅教书认真,还经常自己掏钱给贫困的学生买笔墨纸砚。这一世,她一定要帮他。
“王老师,你买的布够吗?要是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布,可以送给你。”苏瑶说。
王易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怎么能要你的布呢?你赚钱也不容易。”
“王老师,您别跟我客气。”苏瑶从空间里拿出五匹厚实的棉布,递给王易,“这些布您拿着,给学生们做棉衣刚好。您为学生们付出这么多,我帮您做点小事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