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她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阿醉,”她说,“去京华吧,忘了我,开始新的生活。”

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新的生活?

在我的生活里,刻满了她的名字,要如何开始新的?

门关上了,那股熟悉的栀子花香也随之消散。

我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张被我揉搓得不成样子的录取通知书,用手一点一点地将它抚平。

京华。

我会去的。

但我不是为了开始新的生活,而是为了……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陈立天,你用金钱买走了我的爱情。

那么,总有一天,我会用你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将你彻底击溃。

窗外,天光大亮。

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二章 复仇之火

踏入京华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意气风发。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天空蓝得像一块水洗过的画布。校园里,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金色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围是来来往往的新生和家长,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只有我,像个局外人,拖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与这份热闹格格不入。

我的心,一半留在了那个南方的潮湿小城,和那个叫苏晚的女孩一起,被埋葬在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秋夜里。

另一半,则被复仇的火焰炙烤着,滚烫而坚硬。

我被分到了金融系,这是我爸替我选的。

用他的话说,学金融,以后好继承他的家业。

真是可笑,他大概永远也不会想到,我学金融,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亲手摧毁他的“家业”。

大学的生活比我想象中要枯燥得多。

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

我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每天精准地重复着同样的轨迹。

我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也拒绝了所有联谊。当舍友们在宿舍里开黑打游戏,或者讨论着哪个系的女生最漂亮时,我永远都坐在书桌前,啃着那些厚得像砖头一样的专业书。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

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名词和理论,在我眼里,却是一件件锋利的武器。

我要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它们,然后磨砺它们,直到它们足以刺穿陈立军那副坚不可摧的铠甲。

我的舍友们都觉得我是一个怪人,一个不合群的学霸。

他们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陈教授”。

一开始是带着几分调侃,后来,就变成了纯粹的敬畏。

因为,我只用了一个学期,就修完了大一整个学年的学分,并且每一门都拿到了A+的成绩。

大一下学期,我开始自学编程和数据分析,C++,Python,R语言……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能够让我变得更强大的知识。

图书馆成了我第二个宿舍,我经常在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

只有在无尽的知识海洋里,我才能暂时忘记那份蚀骨的思念和仇恨。

但总有一些瞬间,苏晚的脸会毫无征兆地跳出来。

或许是食堂里一闪而过的白色连衣裙,或许是空气中偶然飘过的一丝栀子花香,又或许是梦里那双含着泪的,绝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