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即刻去军营!”

“梁将军,命人去请韩信!”

话音未落,赢牧已大步流星朝军营赶去。

……

校场上,赢牧一行人抵达时,五千重甲铁骑早已列阵等候。

尽管这批重骑出自赢牧之手,但亲眼见到五千铁甲森然的骑兵阵列,他仍感到胸中激荡,难以自持。

韩信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师承尉缭,精通兵法,此刻却茫然无措——面对如此铁骑,他竟想不出破解之策。

赢牧走到阵前,望着眼前这支武装到牙齿的铁骑,强压下心中澎湃。

“拜见安国君!”

“轰——”

五千铁骑齐声高呼,手中马槊重重顿地,声震云霄。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寒而栗。

“免礼!”

赢牧抬手示意,随即转向韩信:“韩先生,觉得如何?”

韩信恍若未闻,目光依然死死盯着重骑方阵,脑中飞速推演着这支铁骑的战场威力——冲锋、变阵、破敌……种种战术在他心中激烈碰撞。

“韩兄!”萧何见他出神,连忙扯了扯他的衣袖。

“嗯?”回过神来,韩信看到赢牧正含笑注视着自己,立即拱手单膝跪地:“安国君恕罪,末将方才走神了!”

赢牧摆摆手:“无妨,先生觉得这些重甲骑兵如何?”

沉吟片刻,韩信语出惊人:“若安国君将这五千重甲铁骑交予末将,可破十万匈奴大军!”

萧何:“……”

王贲:“!!!”

梁永:“!!!”

在场众人皆被韩信这番豪言震慑。

赢牧也不由轻轻蹙眉。

他深知重甲骑兵的威力,但以五千敌十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觉察到众人反应,韩信随即补充道:“末将失言了。

这五千重甲骑兵作为主力,若再配以一万轻骑更为稳妥。

“当然,这些铁骑还需交予末将操练一段时日。

韩信目光炽热,满怀期待地望向赢牧。

王贲与梁永暗自揪心。

他们既盼着赢牧应允,又怕他应允——既想见识韩信口中这支奇兵,又舍不得交出如此精锐之师。

“先生请起。

”赢牧扶起韩信,正色道:“先生如今白身无爵,本公子不便将帝国精锐相托。

不过此事会即刻上奏咸阳,请陛下圣裁。

韩信眼中光芒渐黯。

确实,以他现在布衣之身想要执掌重兵实非易事。

“恳请安国君成全!韩信愿立军令状,若有半句虚言,甘愿领罪!”

这已是他押上全部的豪赌。

“好!本公子即刻修书咸阳。

”赢牧颔首道,“在此之前,还请先生以门客身份协助王贲将军操练铁骑,如何?”

“末将拜 ** 国君!”

韩信大喜过望,当即跪地行礼。

赢牧含笑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校场尽头。

......

咸阳宫,祈年殿。

嬴政凝视着手中的竹简久久不语。

这封赢牧亲笔所书的奏报,不仅详述了韩信之事,还特意为萧何请官,望能让其施展才华。

竹简中,赢牧对韩信与另一人赞赏有加,尤其提及韩信曾拜尉缭为师。

"尉缭啊……"

嬴政收起竹简,神情凝重。

当年蒙武引荐魏缭时的画面再度浮现。

初见时,魏缭如田间老农般的模样令他心生轻慢,可随后一番言辞却令他折服。

嬴政当即封魏缭为国尉,统领全军。

国尉位列三公,足见嬴政的器重。

此后,魏缭便被称作尉缭。

然而,即便身居高位,两年后尉缭仍留下一卷兵书,悄然离去。

嬴政未加追究,正因这部兵书对大秦将士影响深远,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等人皆受益匪浅。

"来人!"

沉吟良久,嬴政决意已定。

"陛下!"

赵高低眉顺眼地近前。

"拟旨,封淮阴韩信为五官郎中将,爵五大夫!"

赵高心头微震,不知这淮阴韩信是何方人物,竟得陛下亲封。

"诺。"

稍作迟疑,赵高领命退下。

嬴政提笔疾书,给赢牧回信。

……

阴山之外。

丁零地处匈奴王庭东南,乃贫瘠荒凉之所。

"冒顿王子!"

破旧的帐内,原王庭大都尉达莱刺大步踏入。

"何事?"

身为头曼单于长子,冒顿完美继承了父亲的阴狠与狂野。

即便被放逐至此,他仍未放弃重返王庭的野心,誓要向昏聩的父王证明谁才配统领草原勇士。

"探马来报,左谷蠡王戈耶摩尔正调集大军!"达莱刺搓了搓手,靠近火炉。

冒顿目光一厉:"他想做什么?"

"王子莫急,非冲我们而来。

"达莱刺笑道,"戈耶摩尔率十五万兵马,直奔阴山。"

"攻秦?"冒顿眼中闪过喜色。

"正是。

听说秦人竟在阴山脚下筑城,戈耶摩尔岂能容它存在?"

在戈耶摩尔麾下效力多年的达莱刺,早已摸透这位主子的秉性。

"达莱刺,你专程前来,就为了说这些?"冒顿锐利的目光扫过达莱刺,等待他继续下文。

"哈哈哈......"达莱刺放声大笑,"王子心中难道没有别的盘算?"

冒顿笑而不答,但眼中燃烧的野心之火早已暴露无遗。

"达莱刺,丁零这地方实在太荒芜了。"

"真叫人想念呼伦贝尔的辽阔草原,克鲁伦河与海拉尔河静静流淌,丰美的水草能养活数十万头牛羊!"

"更能滋养我们无数的族人和勇士!"

望着眼前贫瘠的戈壁,冒顿的神情充满向往。

"既然王子想要,我们夺来便是。

"达莱刺阴恻恻地提议。

这句话如同火星,瞬间点燃了冒顿心底的贪婪。

"好!那就夺过来!"冒顿眼中闪过一抹狠辣。

......

煤城。

咸阳的册封诏书很快送达,随行还有嬴政给安国君赢牧的亲笔回信。

读罢来信,赢牧不由得摇头苦笑。

"韩将军,你也看看这个吧。

"已被册封为五官郎中将的韩信,如今正式成为大秦将领。

刚受封的韩信怀着喜悦接过竹简,仔细阅读起来。

片刻后——

"哈哈哈......陛下所言极是,安国君不必担忧,末将定会用军功补上这份恩赏!"

原来嬴政在信中特意说明,这次册封相当于提前预支官职,日后需从韩信的军功中扣除相应功劳。

至于萧何的任命,嬴政则全权交由赢牧定夺。

韩信对此毫无异议。

世上从无白得的好处,而他自信仅凭此战之功,就足以回报始皇的信任!

官职爵位之事就此落定,韩信正式获得统领五千重甲骑兵与一万轻骑的兵权。

"梁将军,立即在军中及城内招募擅长铁器的士卒与工匠。

"望着从蓝田大营调来的轻骑兵,赢牧心中已有谋划。

这些骑兵与碓石口守军仍配备着秦制兵甲。

赢牧决意为将士们打造更精良的装备。

"末将领命!"

这段时间,梁永听闻过赢牧的事迹,深知这位年轻的安国君还是位锻造能手。

边关武将可不比咸阳文官,他们绝不会认为安国君钻研锻造是什么不务正业。

煤城数月间,赢牧以出众才能赢得全城军民爱戴。

冶炼工坊迅速落成,短短一日便万事俱备。

梁永从城中征调百名铁匠入驻工坊,众人正在赢牧指导下热火朝天地赶制兵器。

夜色如墨时,阴山方向奔来一骑快马。

城门守卒认出特殊令旗,立即开启临时搭建的城门。

信使纵马直驱中军大帐。

帅帐内炉火熊熊,朗中将韩信、左庶长梁永与王贲三位将领正围着疆域图议事。

急促马蹄声中,信使滚鞍下马冲入帐内:"急报!阴山发现匈奴骑兵十五万正在集结!"

王贲摆手遣退信使,面色凝重道:"匈奴此番是要与我煤城不死不休啊。

"韩信抚掌轻笑:"倒是比预估多出五万兵马。

观其规模,当是某位谷蠡王亲征。

"

梁永与王贲闻言对视,皆露讶色。

匈奴王庭建制未久,其官制情报乃大秦耗费心血所得,未料韩信竟能脱口道出。

王贲捻须问道:"将军熟知匈奴内情?"韩信微微拱手:"略知一二。

左谷蠡王戈耶摩尔仗着单于宠妃妹妹的关系上位,实乃庸才。

右谷蠡王赫啉却是马背上挣来的功名,若来的是他......"

话音未落,韩信唇角扬起讥诮的弧度。

帐中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在牛皮地图上,正好覆住阴山以北的大片疆域。

一名卓越的统帅即便统领寻常士卒,也能创造奇迹,以寡敌众,以弱制强。

"韩将军之意,是要分辨这支匈奴大军究竟归属左谷蠡王还是右谷蠡王?"梁永拧眉问道。

韩信颔首道:"二者极易区分。

左谷蠡王骄奢淫逸,若是他的部队,必然帐幕华贵,行军迟缓。

"

"右谷蠡王则截然不同,身经百战的老将深知兵贵神速,断不会携带无用之物。

"

"探子只需远观匈奴骑兵的营帐与行军速度即可,无需冒险深入。

"

韩信言毕,王贲与梁永皆露出钦佩之色。

起初二人对安国君赢牧力荐韩信为五官郎中将尚存疑虑,但这些时日的相处,韩信的过人见识与兵法造诣已令他们心悦诚服。

王贲与梁永如今迫切期待目睹韩信领兵征战的风采。

"来人!"

议定之后,王贲当即下令探查匈奴军情。

......

三日转瞬即逝。

这日清晨,赢牧携着一件奇形兵器步入帅帐,神色略显疲惫。

"参见安国君!"

帐内三位将领立即行礼。

"免礼。

"

"诸位且看此兵器如何?"赢牧将兵器递予王贲,含笑问道。

三人俱是眼前一亮。

王贲急忙上前接过,顿觉手中一沉。

此兵长约一丈,双面 ** ,刃长一尺,重近一石!

"安国君,此为何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