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林轩,就是那个成功让北欧工程师艾瑞克拜倒在南京盐水鸭石榴裙下的美食向导。

自打上次之后,我在国际友人圈里算是小有名气——专治各种对中国美食的不服。

今天,新的挑战上门了。电话那头是我学姐,火急火燎:“轩弟!救命!这回是个法国佬!我老公生意上的伙伴,搞摄影的,叫皮埃尔!人家是正儿八经巴黎来的,美食之都出来的,嘴巴刁得很!点名要体验最地道的中国味,你可别给我整砸了!”

我听得嘴角直抽抽。法国人?美食之都?好家伙,这难度系数直接从南京的“新手村”跳到了“地狱级别”啊!法国佬对自家美食的那份骄傲,那可是刻进DNA里的。

“姐,您就放心吧。保证给他安排得明明白白,颠覆他对美食的认知!”我嘴上说得轻松,脑子里已经开始疯狂检索中华美食地图,哪个流派能镇住这法兰西贵胃。

“就交给你了!他下午四点到太古里那边,说是要先拍点街景。人我给你联系好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记住,要地道,还要……呃,稍微注意点美感,人家是艺术家!”学姐千叮万嘱挂了电话。

得,不仅要好吃,还得好看。压力山大。

下午四点,成都远洋太古里。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下,时髦男女穿梭其间,确实很有“美感”。

我一眼就认出了皮埃尔。原因无他,那股子法式 chic 劲儿太扎眼了。修身黑色外套,随意搭在肩上的软围巾,手里摆弄着一台看起来很专业的复古相机。棕发微卷,眼睛像卢浮宫里的琉璃,透着股艺术家的挑剔和敏感。

“皮埃尔?”我上前打招呼。

“噢!你就是林轩?”他转过身,露出一个标准的、略带矜持的微笑,用带着浓重法语口音的英语说,“幸会。这里的建筑线条很有意思,光影也很迷人。”他指了指旁边的店铺。

寒暄之后,我们找了家露天咖啡馆坐下。他果然三句话不离本行:“林,我很期待这次的美食之旅。在我看来,美食和摄影一样,是光、色彩、结构和情感的藝術。我听说中国菜非常多样,我希望体验到那种……嗯……既独特又富有美感的味道。”

他优雅地搅拌着咖啡,委婉地补充:“当然,我希望它不要过于……强烈或者刺激。平衡与优雅,是美味的基础,你说对吗?”

我面上保持着微笑,心里已经开始呐喊:兄弟,你来的是四川!你跟我讲不要刺激?还要优雅?这跟去海边要求别沾水有啥区别!

但我知道,不能硬来。得用他的语言体系去引导。

“当然,美食的本质是带来愉悦。”我先表示赞同,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在中国,尤其是成都,‘愉悦’的定义可能更加多元和……热烈一些。比如,今天我想带你去体验的,就是一种非常能代表成都灵魂的美食——火锅。”

“火锅?”皮埃尔眨了眨他那双艺术家的眼睛,流露出好奇,“我听说过。是一种……放在桌子中间的锅,大家煮东西吃,对吗?”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似乎无法将这种“共享煮食”的形式和他心目中的“美食艺术”联系起来。

“远远不止。”我神秘地一笑,开始下钩子,“它确实是一个锅,但它更是一个舞台,一场社交盛宴,一种沸腾的人生哲学。大家围炉而坐,分享食物,分享快乐。至于味道……它确实很特别,但我们可以选择‘鸳鸯锅’,一种温和,一种热情,总有一款适合你。”我故意淡化了麻辣的杀伤力,重点渲染氛围和社交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