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不凡趴在冰凉的石板上,贪婪地呼吸着青云之巅清冽稀薄的空气。小胸膛剧烈起伏,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砸在古老的青石上,洇开深色的斑点。浑身骨头像是散了架,每一寸肌肉都在尖叫抗议,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却如同沸腾的泉水,咕嘟咕嘟地从心底往外冒。
他能感觉到,脚下这片土地,蕴含着远比下方浓郁无数倍的天地灵气,丝丝缕缕,主动地、近乎亲昵地往他疲乏的身体里钻,缓解着那蚀骨的酸痛。
“这……这便是仙家之地么……”他喃喃自语,声音还带着剧烈运动后的沙哑。
几名守峰弟子快步走来,脸上惊疑不定。他们看着这个趴在地上、年纪小得过分的新晋弟子,实在无法将他与那艰难无比的登仙路联系起来。
“你……你没事吧?”一个年轻弟子蹲下身,语气有些迟疑。
林不凡抬起头,脏兮兮的小脸上挤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露出两颗小虎牙:“没事没事,就是腿有点软,这台阶……挺锻炼人的。”
那弟子被他笑得一愣,下意识伸手将他扶起。触手之处,这孩子轻得惊人,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跑,可那身破旧衣衫下,似乎又蕴藏着一种奇异的韧性。
“跟我来,先去洗尘阁。”弟子语气缓和了不少。
就在林不凡被搀扶着,准备离开平台时,那位主持大比的白发长老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前方。
所有弟子立刻躬身行礼:“参见墨长老!”
墨长老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林不凡身上,带着一种仿佛能看透灵魂的审视。林不凡心头一跳,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孩童应有的些许局促和好奇,微微低下头。
“你叫何名?”墨长老的声音平淡无波。
“弟子林不凡。”他声音清亮地回答。
“林不凡……”墨长老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十岁稚龄,无灵力傍身,能登顶三千丈青云路,凭的是什么?”
来了。
林不凡心念电转,脸上却适时地露出几分茫然和努力思考的神情,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回长老,我……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爬不动的时候,好像……好像哪里吹来一阵风,推了我一下?或者……脚下滑了一下,反而省力了?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就是爬上来了。”
他语焉不详,努力将一切归功于“运气”和“巧合”,完美扮演着一个懵懂侥幸的孩童。
墨长老静静看着他,半晌,才缓缓道:“运气亦是实力的一种。去吧,好生休憩,明日自有外门执事安排尔等。”
“是,多谢长老!”林不凡乖巧地行礼,然后在守峰弟子的带领下,一瘸一拐地走向洗尘阁。
直到那审视的目光消失在背后,他才暗暗松了口气。这老头的眼神太毒,仿佛能把他里外看穿。他必须更小心地隐藏自己,一个十岁孩童拥有前世四十多年的心智和商场沉浮练就的城府,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洗尘阁内,温热灵泉洗去一身疲惫和尘垢,换上干净的粗布青衣。虽然依旧是最低等的衣料,却清爽舒适。他看着铜镜中那张稚嫩却眉眼清晰的脸蛋,用力握了握拳。
健康,有力。
这感觉,真好。
次日,青云门外门杂事堂。
新晋的数十名外门弟子齐聚于此,大多年纪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像林不凡这样十岁的,独他一个,显得格外扎眼。周围投来的目光充满探究、轻视,乃至毫不掩饰的嫉妒。
“嗤,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真让他爬上来了。”有人低声嘲讽。
“怕是哪位长老的私生子吧?走了后门?”
“小声点,别惹事。”
林不凡垂着眼睑,仿佛没听见,安静地站在角落,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堂上,一位面色冷峻的中年执事沉声开口:“吾乃外门执事赵乾,负责尔等新弟子事宜。既入青云门,便需守门规,勤修不辍!今日分发入门功法《引气诀》及本月修行资源——下品灵石三块,聚气散一瓶。”
弟子们顿时骚动起来,眼神热切。
《引气诀》虽是大路货,却是修仙奠基之始。灵石和聚气散更是珍贵无比!
资源依次分发。轮到林不凡时,赵执事目光在他空荡荡的裤脚上停顿了一瞬(虽然他能走,但裤管因之前爬行早已磨烂,新衣服也还没来得及改短),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还是将东西递给了他。
三块黯淡无光、指甲盖大小的石头,和一个粗糙的小瓷瓶。
林不凡伸出小手,郑重接过。触手冰凉,那三块下品灵石虽劣,却也能感受到内部蕴含的微弱能量。这就是修仙的起点。
“哼,灵石给他也是浪费,一个废物,还能引气入体不成?”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不大不小地响起,正是昨日石阶上那个被林不凡“误伤”的高瘦弟子,名叫孙淼。他此刻正怨毒地盯着林不凡,膝弯似乎还隐隐作痛。
林不凡握紧了灵石,抬起头,黑亮的眼睛看向孙淼,脸上没有愤怒,反而带着一丝孩童的天真和疑惑:“孙师兄,你的腿还疼吗?昨天真的对不起,我摔懵了,不是故意的。”
他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原本事不关己的弟子也看了过来,目光在孙淼和林不凡之间转了转。孙淼被噎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总不能说自己被一个十岁小孩“不小心”撞得差点滚下登仙路吧?那更丢人!
“你!”孙淼气得说不出话。
赵执事冷喝一声:“够了!宗门之内,不得喧哗!领取资源后,自行寻找住处,木屋皆有编号,不得争抢!三月后,外门小比,届时未达练气一层者,驱逐下山!”
众人心中一凛,顿时没了看热闹的心思。
林不凡被分到一间最偏僻、几乎靠近山崖边的破旧小木屋。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屋里只有一张硬板床,一张歪腿木桌,蛛网遍布。
他却不以为意,反而很是满意。偏僻才好,方便他隐藏秘密。
关上门,世界安静下来。
他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本薄薄的《引气诀》。纸张粗糙,字迹倒是清晰。他深吸一口气,盘腿坐到硬板床上——这个动作对他现在健康的身体来说,毫无难度。
按照口诀所述,眼观鼻,鼻观心,意守丹田,感应天地灵气。
一刻钟过去,两刻钟过去……
毫无反应。
体内空空如也,周围灵气依旧自行其是,对他毫不理睬。
林不凡皱起了小眉头。不对劲。登顶之时,他明明能清晰地感受到灵气自主涌入,虽然微弱,但确凿无疑。为何现在主动去感应,反而没动静了?
他不信邪,再次沉下心神,全力去感知。
这一次,他不再机械地遵循口诀,而是下意识地回忆起登顶那一刻的感觉——那种身心放开,与天地交融的微妙状态,那种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感……
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悠长,心神沉入一种空冥之境。
忽然!
与昨日登顶时相似的感觉又出现了!
只不过这一次,并非灵气主动涌入,而是他的“感知”变得异常清晰!他虽闭着眼,却仿佛能“看”到周围空气中漂浮着无数色彩各异、细微无比的光点,它们活泼地跳跃、流动。
而在他身体内部,心口偏下的位置(并非《引气诀》所说的下丹田),似乎有一个无形的微小漩涡,正在缓缓旋转,散发出一种微弱的吸力,吸引着那些代表土黄、翠绿色的光点,慢悠悠地、极其不情愿地靠拢过来,一丝丝,一缕缕,渗入皮肤,汇向那个微小漩涡。
这个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效率低下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汇入的灵气细若游丝,九成九都散逸掉了。
但林不凡却猛地睁开了眼睛,小脸上满是震惊和困惑!
《引气诀》说,引气入体,灵气汇于下丹田气海,开辟方寸之地,是为练气一层。
可他……灵气根本没去下丹田!而是汇向了中丹田膻中穴的位置!并且那里也没有开辟出所谓的“气海”,反而像是……形成了一个无比微小、不断自旋的……核心?
这不是《引气诀》记载的任何一种情况!
难道是因为自己爬登仙路时,用那个古怪的、借力打力的方式,走了岔路?还是说……这具身体本身有什么问题?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小手,感受着膻中穴那个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灵气漩涡,陷入了沉思。
前路,似乎和他预想的,不太一样。
但很快,他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不一样又如何?
前世无腿都能笑对人生,今生有了健全的身体,有了这缥缈的仙缘,还有什么能难倒他?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成功引动那奇异漩涡,吸纳第一缕微薄灵气入膻中时。
远在青云主峰深处,一座云雾缭绕的洞府内。
闭关中的墨长老,眼皮微动,似有所感。他指尖掐算,面前虚空中仿佛有星河流转,最终却归于一片模糊。
他缓缓睁开眼,望向外门的方向,低声自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并非丹田气海……竟是……先天胎息自成丹窍?万古未有之奇……此子,究竟是何来历?”
洞府内,只余一声悠长的叹息,缓缓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