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刚蒙蒙亮,林薇就被院子里的响动吵醒了。她披衣出去,看见陆衍正蹲在地上,用砂纸打磨一块木头——是昨天从废品站淘来的硬杂木,打算做脱粒器的圆筒。

晨光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手里的砂纸在木头上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节奏均匀得像钟表的滴答声。

“醒了?”陆衍抬头看她,手里的动作没停,“灶上温着粥,是掺了小米的,你多喝点。”

林薇愣了一下。小米在这年月比白面还金贵,估计是他昨天去公社交公粮时,用自己的口粮票换的。她心里暖烘烘的,走过去蹲在他旁边:“铁丝买回来了?”

陆衍指了指墙角的一小捆细铁丝:“供销社只剩这点了,够不够?不够我再去别的公社看看。”

“够了够了。”林薇拿起一根铁丝,用老虎钳(系统奖励工具包的)试了试,硬度刚好,“这点能做两排铁齿,足够用了。”

她拿起铁皮剪,开始裁剪昨天捡的厚铁片,打算做脱粒器的底座。陆衍则继续打磨木头圆筒,两人一个剪铁皮,一个磨木头,院子里只有工具碰撞的轻响,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和谐。

“对了,”林薇突然想起件事,“昨天赵大爷中暑,后来没事吧?”

“没事了,我让三叔送他回家了,今天没去地里。”陆衍说,“他让三叔捎话,谢你昨天的腌菜汤。”

林薇笑了:“举手之劳。他以前总说我瞎折腾,现在知道我不是胡闹了吧?”

陆衍看着她得意的小模样,嘴角弯了弯:“他就是嘴硬,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咳咳”的咳嗽声,赵老栓拄着拐杖站在那里,背比平时更驼了些,手里拎着个布包。

“赵大爷?您怎么来了?”林薇赶紧站起来。

赵老栓没说话,径直走到陆衍旁边,把布包往地上一放,打开——里面是两个黄澄澄的窝窝头,掺了不少玉米面,看着就暄软。

“给你们的。”他的声音有点沙哑,眼睛看着地上的木头圆筒,“这是……做啥用的?”

“脱粒用的,”林薇拿起草图给他看,“能省力,比用手搓快。”

赵老栓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用拐杖在“铁齿”的位置点了点:“这铁齿得磨尖点,不然刮不下来玉米粒。还有,底座得加重,不然转动的时候容易晃。”

林薇眼睛一亮:“对!加重!我怎么没想到!用块厚铁板当底座,肯定稳!”

她上辈子在工地见过类似的设备,底座不稳确实是大问题,赵老栓虽然保守,却懂实际操作,一句话就点醒了她。

“谢您啊赵大爷!”林薇真心实意地说。

赵老栓“哼”了一声,没接话,转身就要走,走到门口时,又停住了:“下午……我来看看。”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远。

林薇和陆衍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这老爷子,还是这么别扭。

“快做吧,”陆衍拿起凿子,“争取下午就能试机。”

两人加快了速度。林薇用老虎钳把细铁丝弯成一个个小钩子,钉在木头圆筒的内壁,斜着排列,像一排锋利的小牙齿;陆衍则在底座上钻了两个孔,把自行车轴承嵌进去,又找了块厚铁板焊在底座下面(借了生产队的电焊机,队长听说他们做省力工具,特批用半小时)。

中午吃饭时,王翠花又来“路过”,看见院子里的半成品脱粒器,撇着嘴嘲讽:“林薇你又瞎折腾啥?这破烂玩意儿能顶啥用?别到时候浪废了好木头,我看你就是闲得慌!”

林薇正忙着给铁齿淬火(用灶膛里的炭火,系统说这样能增加硬度),头也没抬:“好不好用,下午你就知道了。到时候别来求着用就行。”

“谁求你!”王翠花嘴硬,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脱粒器,“我家强子手快,用手搓照样比你这破玩意儿快!”

说完,她假装“路过”,磨磨蹭蹭地走了,走前还不忘往脱粒器上瞪了两眼。

陆衍看着她的背影,低声对林薇说:“别理她,她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林薇笑了:“我才懒得理她,等会儿让她见识见识什么叫效率。”

下午刚开工,赵老栓就拄着拐杖来了,李桂香和石头他爹也跟着来看热闹,连队长都闻讯赶来,站在院子里围成一圈,像看稀奇似的盯着那个即将完工的脱粒器。

林薇给木头圆筒装上摇柄,陆衍在底座上固定好,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紧张——这可是他们合作的第一个“发明”。

“我来试试。”陆衍拿起一个玉米棒,塞进圆筒的进料口,握住摇柄慢慢转动。

“咔嚓咔嚓——”随着摇柄转动,玉米粒被铁齿刮下来,顺着底座的出口掉进下面的筐里,没一会儿,一个玉米棒就变成了光秃秃的玉米芯,掉了出来。

“成了!”林薇兴奋地拍手,“真的能用!”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李桂香第一个凑过去,拿起筐里的玉米粒:“哎哟!这颗粒还挺完整,没碎多少!比用手搓强多了!”

石头他爹也跃跃欲试:“我来试试!”

他拿起玉米棒塞进进料口,转动摇柄,速度比陆衍快,玉米粒像下雨似的掉进筐里,没半分钟就脱完了一个。

“快!真快!”石头他爹激动地说,“这一个顶我用手搓三个的时间!林丫头,你可真行啊!”

赵老栓也走了过来,拿起光秃秃的玉米芯看了看,又掂了掂筐里的玉米粒,没说话,嘴角却悄悄翘了翘。

队长更是高兴,拍着大腿说:“好!好!林薇,陆衍,你们这是给全队立了大功!这脱粒器赶紧推广,让大家都省点力!”

正热闹着,王翠花带着陆强来了,估计是在家坐不住,想来看看究竟。陆强看见脱粒器真能脱粒,眼睛都直了,拉着王翠花的胳膊:“娘,我也想用用!”

王翠花脸上有点挂不住,却还是硬着头皮说:“林薇,你看……都是一个队的,借我们用用呗?就用一小会儿。”

林薇挑眉:“刚才谁说不用来着?再说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工具,凭啥给你用?”

“你!”王翠花气结,又想撒泼。

“二婶要是想用,也行。”陆衍突然开口,声音平淡,“按队里的规矩,用一次记半个工分,或者拿两个鸡蛋换。”

王翠花一听要工分要鸡蛋,立刻不乐意了:“凭啥!不就是个破木头玩意儿……”

“不换就算了。”陆衍转身,继续调试脱粒器,把转速调得更均匀。

王翠花看着别人用脱粒器脱得飞快,自家儿子还在埋头用手搓,急得直跺脚,最后咬咬牙:“我……我拿两个红薯换!就用十分钟!”

“五个红薯,二十分钟。”林薇讨价还价,像在工地上跟供应商砍价。

“三个!”

“四个,少一个都不行。”

王翠花气呼呼地回家拿了四个红薯,盯着陆强用脱粒器脱了二十分钟,脱出来的玉米粒堆了一小筐,比陆强平时一个小时搓的还多。她看着那堆玉米粒,眼睛都直了,心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么好用,刚才就不该讨价还价。

下午收工时,全队人都听说了陆家的“神奇脱粒器”,不少人跑来围观,都想试试。林薇干脆在院子里摆起了“脱粒点”,用一次收一个红薯或者记半分工分,没一会儿就收了一小筐红薯。

赵老栓也来了,看着脱粒器转得飞快,玉米粒哗哗往下掉,摸着胡子点了点头:“嗯,有点意思。明天我让我家小子来帮忙,给全队都做做宣传,争取秋收前再做两个!”

队长更是拍板:“这脱粒器算生产队的集体财产!林薇,陆衍,你们俩负责教大家做,记双倍工分!”

林薇和陆衍对视一眼,都笑了。

【叮!支线任务“制作简易玉米脱粒器”完成!任务评价:优秀!】

【奖励发放:细粮票3斤,铁砧一个。】

晚上关院门时,林薇看着堆在墙角的红薯,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脱粒器还能创收!明天再多做两个铁齿,争取让效率再提高点!”

陆衍看着她被玉米叶划红的手背,转身进了屋,拿出那管部队带回来的消炎药膏,挤在她手背上,用指尖轻轻抹开。

他的动作很轻,指尖带着点粗糙的茧子,触碰到她的皮肤时,有点痒,像羽毛轻轻扫过。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他,正对上他的目光,那目光里有她看不懂的温柔,像夏夜的星星,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明天戴手套。”陆衍的声音有点哑,飞快地移开目光,“我去仓库给你找副劳保手套。”

说完,他转身就走,耳根红得像熟透的西红柿。

林薇看着自己的手背,药膏凉凉的,心里却暖暖的。她低头笑了,对着空气说:“系统,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喜欢我了?”

系统没说话,估计是懒得理她这恋爱脑。

院子里的月光很好,照在新做的脱粒器上,铁齿闪着淡淡的光。林薇摸了摸那光滑的木头圆筒,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修好了门槛,补好了屋顶,现在又做出了省力的脱粒器。她的基建大业,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还帮了全队人。这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比拿任何工程大奖都让她开心。

而身边,有个愿意陪她一起“瞎折腾”的男人,这感觉……好像真的不赖。

她抬头看向陆衍的房门,里面还亮着灯,估计他又在擦他的宝贝镰刀了。

林薇笑了笑,转身回屋。

明天,又有新的活儿要干了。而她的八零年代基建生活,才刚刚拉开序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