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病好后,高咪咪每个周末都会回老巷。她帮奶奶打扫堂屋,给供桌添香,听奶奶讲“仙家”的故事,也给奶奶讲大学里的事:社区里的老人需要照顾,留守儿童需要陪伴,还有很多人在生活里遇到了难处,需要有人帮一把。“咪咪,你做的这些,跟‘仙家’帮人是一样的,”奶奶说,“都是行善积德,都是在帮人渡过难关。”
大学毕业后,高咪咪去了一家公益组织工作,专门帮助困境儿童和流浪小动物。她经常去乡下的学校,给孩子们带书本和文具,听他们讲自己的梦想。有次,她去一个偏远的山村,村里有个叫小宇的孩子,父母都在外打工,跟着奶奶生活。小宇总说自己晚上能看见“鬼”,吓得不敢睡觉,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高咪咪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想起林晓,她没有跟小宇说“仙家”的事,只是陪着小宇聊天,给她讲父亲的故事,讲军人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她还教小宇叠纸船,告诉她,要是想爸爸妈妈了,就把心里话写在纸上,折成船放进河里,纸船会把话带给爸爸妈妈。慢慢的,小宇不再害怕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高姐姐,你是不是会‘魔法’呀?”有次小宇兴高采烈问她。高咪咪笑着摇摇头,“姐姐不会魔法,姐姐只是相信,只要心里有光,就不怕黑暗。”她想起奶奶的话,想起父亲的军徽,想起母亲的坚韧。这些,都是她心里的光,也是她想传递给孩子们的光。
去年冬天,哈尔滨下了场大雪,高咪咪回老巷看奶奶。奶奶的身体比以前好了些,正坐在堂屋的炉火旁缝衣服。樟木箱就放在旁边,箱盖开着,里面的蓝布褂晒过太阳,带着淡淡的暖意。高咪咪蹲在箱前,拿起那枚军徽,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军徽上,亮得晃眼,也让她流泪。
“奶奶,我想把爸爸的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高咪咪说。奶奶点点头,“好啊,你爸爸是个英雄,他的故事,该让更多人知道。”母亲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刚买的烤红薯,“别在那儿冻着,快过来吃烤红薯。”高咪咪接过烤红薯,热气暖着手心,也暖着心里。
窗外的松花江,冰面结得厚厚的,有孩子在冰面上滑冰,笑声传得很远。高咪咪看着那片冰面,想起父亲当年站在江畔的模样,想起奶奶教她辨香的日子,想起自己在公益路上遇到的那些孩子。她知道,自己的人生里,既有奶奶传下的堂口秘语,有母亲撑起的烟火人间,还有父亲留下的军人风骨,这些,都是她走下去的底气,也是她心里永远的光。
后来,高咪咪在公益组织里发起了一个“军徽故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