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十五年前的记忆如同被时光打磨过的琥珀,依然清晰地悬挂在我心灵的某个角落。每当秋风乍起,吹过操场边那排老槐树,我总会想起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以及那段短暂却照亮了整个青春的爱恋。

2007年9月,我升入初二,就读于江城第三中学。那时的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少年——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体育课上总能第一个跑完一千米。开学第二周,体育老师宣布要重组班委。当问到谁想当体育委员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没人自愿?那我就指定了。"体育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李明,就你吧,上次体测你跑步最快。"就这样,我莫名其妙地成了初二(3)班的体育委员。职责无非是体育课前整队、领操,偶尔帮老师收拾器材。但就是这个微不足道的职务,悄然改变了我整个初中时代。

成为体育委员后,我不得不站在队伍前面喊口令。起初我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常常惹来同学的哄笑。后来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我渐渐放开了嗓音,甚至敢在整队时批评那些交头接耳的同学。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期中考试后,班里民主选举班委,我以高票连任体育委员。那天晚上,我在日记本上写道:"原来我也可以被认可。"

初二下学期的春季校运会,是整个初中阶段最盛大的活动。按照惯例,每个班都要尽可能多地报名参赛,为班级争光。"咱们班男生少,每个人至少报三项。"班长在班会上宣布。我看了看报名表,毫不犹豫地在跳远、跳高和4×100米接力后面签了名。"还差一个三千米长跑没人报,"体育委员的职责让我举起手,"那我再来个三千米吧。"同学们惊讶地看着我,连班主任都忍不住确认:"李明,你确定吗?四项比赛强度很大,尤其是三千米。"我点点头,心里既忐忑又兴奋。

校运会那天阳光灿烂,整个校园弥漫着青春与汗水的味道。看台上坐满了学生,各班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我的第一个项目是跳远。助跑、起跳、落地,一套动作干净利落。裁判举起白旗:"5米42,破校纪录!"班里的同学欢呼着冲过来拥抱我,我被抛向空中,第一次感受到被集体需要的光荣。接下来的跳高我也拿了第二,4×100米接力我们班小组第一。但连续参赛让我的体力急剧下降,等到三千米项目检录时,我的腿已经开始发抖。"李明,你脸色不好看,要不退赛吧?"班主任关切地问。我望向看台,同学们都站起来为我加油。就在那一刻,我瞥见一个陌生的女孩站在我们班区域后面,她扎着马尾辫,眼睛亮晶晶的,正专注地看着我。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对班主任说:"老师,我能行。"

班主任没再劝阻,而是蹲下来亲自帮我系紧鞋带,又让几个同学帮我按摩腿部肌肉。广播里正在播放《运动员进行曲》,阳光晒得塑胶跑道发烫。发令枪响后,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跑着。前几圈还好,到第五圈时,肺像要炸开一样疼,每吸一口气都带着血腥味。"李明,加油!还剩三圈!"班长的声音从看台传来。我的视线开始模糊,只能凭本能迈着步子。就在这时,那个马尾辫女孩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内场边缘,她跟着我一起跑,小声但清晰地说:"坚持住,你可以的!"奇迹般地,我的身体又涌出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