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墨犹豫一下,掀开了画布。婉如倒吸一口气——画面上是她在美术社活动室撑伞走过的瞬间,伞沿压低,只露出下颌和裙摆,但任谁都能认出那是她。
周浩眼睛一亮:“太棒了!这种虚实结合的处理,既有东方韵味又有现代感!就叫《伞下的诗意》怎么样?一定要参展!”他补充道,“我们想邀请婉如同学一起参展,展出画与诗的配合作品。”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周浩离开后,秦羽兴奋地跳起来:“太棒了!都市艺廊可是本市最好的青年艺术平台!”
江墨却显得忧心忡忡:“婉如,如果你不愿意...”
“我愿意。”婉如打断他,“这是很好的机会,对我们都是。”
布展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婉如课后经常去艺廊帮忙,看她写的诗被精心装裱在江墨的画作旁,有种奇妙的感觉。
周浩为展览取名“墨染流年”,正好呼应了两人的名字和作品风格。
展览开幕前夜,婉如和江墨一起在艺廊做最后的调整。大厅里安静极了,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回荡。
“看,”江墨突然指向最中央的展墙,“那是整个展览的核心位置,周经理说要留给我最重要的作品。”
婉如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面墙还空着,只挂着一个牌子:“《记忆守护者》系列——江墨”。
“你准备了新作?”婉如惊讶地问。
江墨点头,眼神有一丝难得的兴奋:“灵感来自你的获奖小说。我想用一组画来表现老街最后的时光,以及...那些守护记忆的人。”
他引婉如走到储藏室,掀开盖布。三幅连贯的画作呈现眼前:第一幅夕阳下的老街温暖怀旧;第二幅拆迁现场的断壁残垣触目惊心;第三幅重建中的街景带着希望曙光。
最让婉如震撼的是,每幅画中都有个模糊的女性身影,或撑伞走过,或驻足凝望...分明是以她为原型,却又巧妙地融入了街景。
“这...”婉如一时语塞,“太美了,但也太...明显了。”
江墨认真地看着她:“我不再害怕被认出来了。艺术本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否认这一点才是虚伪。”他声音轻了下来,“这些画是对你的致谢,婉如。没有你,我可能还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步自封。”
婉如感到眼眶微微发热。就在这时,她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短信:“明天开幕式妈妈可能去不了,店里忙。祝你成功。”
一丝失落掠过心头,但婉如很快掩饰过去:“妈妈来不了,不过没关系。”
江墨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情绪:“很重要?”
“她一个人经营小店,确实走不开。”婉如勉强笑笑,“我们继续布展吧。”
开幕式当天,艺廊人头攒动。婉如穿着简单白色连衣裙站在入口处迎接来宾。伍彩薇和秦羽早早到来帮忙打理。
江墨却迟迟没有出现,电话也打不通。
“可能堵车了,”秦羽安慰道,“他肯定很快就到。”
婉如心中不安,但只能强打精神应付场面。周浩忙着接待媒体和收藏家,整个展厅热闹非凡。
“看谁来了!”伍彩薇突然碰碰婉如手肘。
婉如转头,惊喜地看到母亲苏慧娟正站在门口,手捧鲜花,穿着最好的那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