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呼——!”

火苗瞬间腾起!贪婪地吞噬着一切可燃之物!浓烟滚滚,带着刺鼻的焦糊味,瞬间吞噬了大半个房间!

刺客的身影在浓烟和火光中一闪,如同受惊的夜枭,撞破窗棂,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只余下一枚小巧的、边缘锋利的梅花镖,深深地钉在破碎的窗框上,镖尾的寒梅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微光。

“大人!大人!您没事吧?!”赵诚带着驿馆守卫撞开房门时,浓烟和火舌正肆虐。他一眼就看到了地上裂成两半的铁面具,以及崔琰脸上那在火光映照下更显狰狞的疤痕。他倒吸一口冷气,脸色瞬间煞白。

崔琰背对着门口,对身后的混乱和惊呼置若罔闻。他静静地站在破碎的窗边,目光死死锁住那枚钉在木头里的梅花镖。火焰跳跃的光芒在他扭曲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那双深渊般的眼睛里,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赵诚。”崔琰的声音透过浓烟传来,低沉得如同闷雷滚过。 “卑职在!”赵诚立刻躬身。 “天亮之前,”崔琰缓缓抬起手,带着黑皮手套的食指,精准地点向那枚梅花镖,“我要知道二十年前,薛家满门被抄斩一案,所有的卷宗细节。记住,是所有。”他顿了顿,每个字都像淬了冰,“尤其是…薛家那个传说中,下落不明的小公子,薛明远。”

赵诚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薛…薛家?大人,那可是铁案!薛定方私通北狄,证据确凿…”

“证据确凿?”崔琰猛地转身!火光映照着他疤痕遍布的脸和那双燃烧着未知火焰的眼睛,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刺向赵诚,“那你告诉我,早已绝迹的‘寒梅三弄’,为何今夜重现江湖?刺杀我的,又是谁?!”

赵诚被那目光钉在原地,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他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崔琰不再看他,目光重新落回那枚梅花镖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镖身上冰冷的纹路。记忆深处,似乎有什么被铁水浇铸、刻意遗忘的东西,正在这火焰和寒梅的刺激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作响的声音。如同面具下的伤疤,丑陋而疼痛,带着致命的灼热感。

第二章 尘封血案

三更梆子敲过,刑部江南清吏司的档案库深处,死寂得能听见尘埃落定的声音。一排排高耸至屋顶的乌木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散发出陈旧纸张、干涸墨汁和浓重霉味混合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崔琰独自坐在角落一张巨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案头只点着一盏孤零零的豆油灯,昏黄跳跃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拉扯得巨大而扭曲,在身后布满蛛网的墙壁上晃动,如同蛰伏的凶兽。他脸上没有戴面具,那道道疤痕在微弱的光线下更显狰狞可怖。他手中捧着一册纸页泛黄、边缘卷起的厚重卷宗,封皮上用浓墨写着触目惊心的几个大字:天启七年,薛定方通敌叛国案。

烛火摇曳,将卷宗上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崔琰的目光锐利如刀,逐行扫过那些冰冷的记录:

“…薛定方,原镇北将军,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反私通北狄左贤王…” “…查获密信三封,皆以狄文书写,约定献城、资敌…” “…罪证确凿,着即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天启七年冬月十九,刑部侍郎崔琰监斩,薛氏一百三十七口,尽诛于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