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打我一下,我就哭了,我求她别打了。”
“叔叔打妈妈很多下,妈妈也哭了,她却求叔叔继续打。”
“妈妈打完我,我还能玩。”
“叔叔打完妈妈,妈妈就不动了。”
“我要告诉爸爸给妈妈报仇。”
“妈妈却说,敢告诉爸爸,她就打死我。”
“大人的世界,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这是家长会的最后,班主任刘老师让班长随机抽读的一篇作文。
现场炸锅了。
有的孩子妈妈交头接耳,有的捂嘴笑个不停。
再看孩子爸爸们,没有一个说话的,更没有一个笑的。
刘老师几次示意班长不要读了,但这孩子看大人们反应热烈,朗读声反倒越来越大。
刘老师把作文给抢走了。
“刘老师,让我们看看是谁的作文。”一位孩子爸爸站了起来。
“对!就算没写名字,看笔迹也能认出来”爸爸们群起附议。
“小孩子说的话也能当真?”不知道是哪位妈妈嘀咕了一句。
“就是。再说这是人家的事,凭啥给外人看?”妈妈们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那把自家孩子的作文发给家长也行。”这位爸爸脑子好使。
“对,对,我们要看看孩子的作文得了多少分……”爸爸们的声音又上来了。
这倒提醒了刘老师,她赶紧把所有的作文都给收了。
“这次的作文不予返还,散会!”
刘老师跑了。
2
回到办公室,刘老师赶紧看那篇作文。
字写的歪歪扭扭,看起来是孩子的笔迹。
但没有署名。
刘老师对着花名册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都对了一遍。
一个不少。
这说明这篇作文不是出自本班同学之手,而是被人后塞进来的。
谁这么缺德,模仿孩子的笔迹来捉弄自己?
这事可闹大了。
班级群安安静静。
但家长群在不停地响。
“作文里说了,这妈妈打孩子。自己对号入座吧,不要弄得人心惶惶,连累无辜的妈妈。”
“这话说的,好像不打孩子就是白莲花一样。哪个妈妈没打过孩子几下?家家搞大清洗啊?”
“说的还真是。有些人表面上是贤妻良母,背地里干什么又有谁知道?这不,连她老公都被蒙蔽了。”
“好想知道那个叔叔是谁…….”
“那得先找到那个妈妈……”
“有没有可能他俩都在群里?”
“诶呀妈呀!这也太……”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作文发回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而且,这次的题目就叫我的妈妈,我们也能知道孩子对我们是怎么个评价。然后再把这张纸砸在老公脸上,省得他们睡不着,吃不下。”
“对,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在班级群里逼刘老师回发作文。她就想大事化小,但我们不能背个怀疑。”
班级群是老师发布教学情况和班级日常的地方,家长和老师都在里面,大家说话都很谨慎。
家长群是妈妈们私下建立的,里面有所有的妈妈和一部分爸爸。但爸爸们很少说话,甚至不看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