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老师,妈妈们说话就没啥顾忌。
不过,其实刘老师在里面。
她让人偷偷把她拉进去了。
群里的人很多都没改昵称,她不说话,也没人注意她。
可见,强制群成员修改昵称是何其重要。
班级群里有人说话了。
“刘老师,孩子的作文会回发吗?”
刘老师赶紧打字说明这是一个恶作剧,但在发送之前,她又给删除了。
一篇来路不明的作文混在了孩子们的作业里,而且在家长会上还造成了如此恶劣的影响,老师的责任可大了去了。
如果发了这个说明,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吗?
这事要是惊动了校长,今年自己啥好事都没有了不说,坏印象也铁板钉钉了。
要是再惊动教育部门,那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如今对师德、师风、责任心都抓得非常严,这样的失误是无法交代的。
但如果隐瞒这件事,岂不是折腾家长?人家如果非要返还作文,也没有理由拒绝。
怎么办?
刘老师刚工作没几年,这是第一次当班主任,她平时光研究教学,对教务没啥经验。
何况,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在家里其实也是个孩子。
刘老师给男朋友打电话:
“我闯祸了……”
刘老师把情况说了。
“这点事你慌什么?别忘了你是班主任。”
“啥意思?”
“你平时在群里说个事,没听明白的家长敢在群里问吗?”
确实,从来没有家长在班级群里这么干过。
没听明白的会去家长群里问,或者相互讨论。
“家长都是敬畏班主任的。你坚持不返还作文,他们也不敢逼你。再说,问题妈妈只有一个,其他人本就是清白的,她们没必要为了证明这点事就跟孩子的班主任对着干。换成你是孩子家长,你认为值得吗?”
刘老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后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说明:
“本次作文会统一存档,不予回发。内容不合适或跑题的,将一体销毁。”
果然,班级群里没人再说话了。
刘老师舒了一口气,她关门下班去找男票。
这小子遇事挺会分析,以后要多向他请教。
3
第二天早上,刘老师被家长群里的信息吓了一跳。
有人说,那个妈妈已经找到了。
“他老公先打了孩子,又冲她发火,她很快就招供了。”
“据说是邻居。在她老公出差的时候俩人走到了一起。”
“到底是谁?”
没人正面回答,显然那个妈妈还在群里。
“不知道是谁,都是听说的。这事大家也别问了,不是自己就得了。”
刘老师的心怦怦直跳,她没想到这个恶作剧已经开始发酵了。
虽然这个妈妈确实有问题,但不是作文里说的问题,让她背这个锅,刘老师于心不忍。
上课时,刘老师仔细观察。
涛涛精神萎靡,嘴角还有点肿。
刘老师把涛涛叫到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