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眼神太静了,静得不像个即将赴死的人。

几日后,沈未晞到永昌绸缎庄看账,直到日头西斜才忙完。掌柜的亲自送她出门,还塞了个丰厚的红包。

“沈先生真是名不虚传,不过半日就理清了我们三个月的糊涂账。”掌柜的笑得见牙不见眼,“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沈未晞谦逊几句,揣着红包往积微堂走。

路过菜市口时,见围了一大群人,指指点点说着什么“世子”、“流放”。

她心中莫名一紧,挤进人群一看,顿时呆在原地。

赵珩戴着沉重的枷锁,站在囚车上,面色苍白却依旧挺直着脊背。

官兵宣读着他的罪状:“靖安世子赵珩,勾结逆党,图谋不轨,本应处斩。圣上开恩,革去爵位,流放三千里,永不得返。”

人群哗然,有唏嘘的,有叫好的,也有偷偷抹泪的。

沈未晞却注意到,赵珩的嘴唇干裂,显然是许久没有喝水了。

鬼使神差地,她挤出人群,到旁边的茶摊买了碗茶水,然后一步步走向囚车。

官兵刚要阻拦,她却平静道:“军爷行个方便,故人送行,一碗水酒不成敬意。”说着悄悄塞过去一小块碎银。

官兵掂了掂银子,让开了路。

沈未晞踮起脚尖,将茶水递到赵珩唇边。他愣了一下,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低头慢慢饮尽。

“多谢。”他的声音沙哑,却依然保持着世家公子的礼节。

沈未晞不知该说什么,只轻声道:“保重。”

囚车缓缓启动,赵珩突然回头,朝她微微一笑,那笑容苍白却明亮,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得她心头一暖。

回到积微堂,沈未晞久久不能平静,她想起三年前的自己,也是这般孤立无援,若不是遇见几位好心人相助,恐怕早已撑不下去。

“青墨,准备一下,我们明日去趟北城门。”

“先生要去送行?”

沈未晞摇摇头,眼中闪过决然的光:“不,我要做件大胆的事。”

次日清晨,北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

流放的队伍缓缓行出北城门,赵珩走在最前面,枷锁沉重,步伐却依然稳健。

忽然,一辆马车拦在了路前。车帘掀开,沈未晞走下马车,身后跟着抱着一包东西的青墨。

“官爷留步。”沈未晞上前行礼,“小女子是积微堂的账房先生,与世子有旧,今日特来送些衣物盘缠,还请行个方便。”

为首的官兵皱眉:“朝廷钦犯,岂容——”

话未说完,沈未晞已经递上一锭银子,微笑道:“天寒地冻的,官爷们辛苦,这些银两请各位喝杯热酒,只求行个方便。”

官兵掂量着银子,又见沈未晞举止得体,不像寻常百姓,终于点了点头:“快些,不能耽误行程。”

沈未晞赶紧让青墨将包袱递给赵珩,里面是厚实的棉衣和一些干粮,还有一小袋碎银。

赵珩接过包袱,目光复杂地看着她:“姑娘为何如此?”

沈未晞抬眼望他,轻声道:“三年前,沈家蒙难,也曾有人如此相助,今日见世子落难,感同身受罢了。”

赵珩眼中闪过恍然,随即化为深深的感激:“多谢姑娘。若赵珩有生之年还能回来,必当报答。”

“活着回来,”沈未晞直视他的眼睛,“就是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