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在课堂上讲秦始皇求长生而不得的故事时,一个学生突然指着教科书上的兵马俑照片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兵马俑长得跟你一模一样?”

1.

我叫陈默,一所普通高中的历史老师。

下午的阳光有些懒散,透过窗棂在课桌上投下斑驳光影。

投影仪的风扇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多数学生都昏昏欲睡,眼皮在与地心引力进行抗争。

“……所以我们看,秦始皇嬴政,这位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的君王,他毕生最大的恐惧,其实和每个普通人一样,那就是死亡。”

我的声音平稳,像一首催眠曲。

“他集全国之力寻求长生之法,派徐福东渡,派方士炼丹。”

“可历史告诉我们,长生,终究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年轻而懵懂的脸。

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无法理解被时间追赶,被腐朽和遗忘支配的恐惧。

而我,已经品尝了两千多年。

那所谓的“长生丹”,至今还能让我想起入口时带着金属锈味的苦涩甘甜。

或许是想到了早已化为尘土的故人,我没忍住,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古老疲惫的笑意。

那不是嘲笑,更像是一种同情。

就在这时,课堂第一排一个身影站了起来。

是林夕,我班上最认真的女学生,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眼神格外清亮的女孩。

她举起手但没等我点头,就径直打断了我。

她的声音清脆又坚定,像小石子投进了沉寂的池塘:“老师,您先别笑。”

整个班级的困意被驱散了。

所有人都惊奇地看着她,又看看我。

林夕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她走上讲台无视我略带错愕的表情,径直走到投影幕布前。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点在投影上那张高清的兵马俑一号坑照片上。

照片的焦点,正是我刚刚用来举例说明秦俑千人千面工艺精湛的一尊将军俑。

灯光下那尊陶俑的脸部轮廓分明,双唇紧抿,眼神深邃,跨越了两千年的时光无声地注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林夕转过身面对着全班同学,也面对着我,一字一句地问道:“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兵马俑,长得跟您一模一样吗?”

嗡——

我的大脑里,像一根紧绷了两千年的弦被人拨动了一下。

整个课堂陷入了绝对的死寂,连投影仪的风扇声都显得刺耳。

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像探照灯,在我的脸和投影上的陶俑之间来回扫视。

起初是疑惑,随即是震惊,最后变成难以置信的毛骨悚然的寂静。

我心中警钟大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职业性的平静。

这种场面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应付过太多次。

我扶了扶眼镜,用惯常的带着自嘲的玩笑语气打着哈哈:“林夕同学,观察力很敏锐。”

“不过世界之大,人有相似嘛,可能我这张脸比较普通,长了张大众脸,还是两千多年前的流行款。”

“哈哈哈……”

台下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他们宁愿相信这是一个巧合,一个有趣的课堂插曲。

但我看到林夕没有笑。

她静静地回到座位,在所有人的笑声中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投影上的将军俑和讲台上的我的脸,分别拍下了一张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