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下时教室已经恢复了先前的秩序。
但我那经过漫长时间磨砺而异常敏锐的听力,捕捉到了她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地不容置疑地对自己说:
“不,五官轮廓数据可以比对,这不是巧合。”
2.
放学铃声响起,我像往常一样收拾好教案离开了学校。
我的公寓在老城区,一栋不起眼的六层小楼。
房间里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塞满两面墙的书。
从竹简的影印本到最新的学术期刊,纸张的清香和墨水的味道是我唯一感到慰藉的东西。
这里的一切都像我一样,看似平凡却隐藏着秘密。
那个被我用来当笔筒的青铜器皿是西汉的。
我每天喝茶用的粗瓷茶杯是宋代磁州窑的民窑品。
它们陪着我从一个个繁华的时代走到了现在。
我走到穿衣镜前,仔仔細細地端详着镜中的自己。
那是一张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的脸,五官端正,气质温和,眼角有几丝伪装出来的符合年龄的细纹。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张脸从我喝下那颗丹药后就再也没有变过。
它像一张面具,凝固了时间也禁锢了我。
我的思绪飘回了那个遥远的,带着泥土和汗水味道的下午。
我叫默,没有姓。
在当时,我只是始皇帝身边万千亲卫中的一个。
因为身手好,且面容被方士认为“有金石之相”,而被选中成为那批即将永世守卫地宫的将军俑的“原型模特”之一。
工匠们用冰冷的陶土在我脸上拓印塑形。
我能感受到他们指尖的温度,也能看到他们眼中对未来的迷茫。
后来,那个献上“长生丹”的方士被带到我们面前,始皇帝生性多疑,丹药炼成自然不会亲身试药。
我们这些最忠诚、最没有背景、死了也无人问津的亲卫,就成了最好的试药者。
我们喝下了那碗汤药。
多数人都在几天后七窍流血而死,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寥寥数人活了下来。
我们不再衰老,伤口愈合速度惊人。
始皇帝以为找到了长生之法欣喜若狂。
但他不知道,我们这些“成功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看着他衰老死去,看着大秦帝国分崩离析。
再之后我的同伴们也在漫长的岁月中或厌倦了生命或死于无休止的战乱,最终只剩下我一个。
“叮咚。”
一声轻响将我从回忆的深渊中拉回。
是我书房里那台经过深度加密改装的电脑发出的提示音。
那是我花费了几十年心血,利用每个时代最尖端的技术为自己打造的一套预警系统。
它会全天候监控全球网络上关于“长生”、“不死”、“不老之人”等特定关键词的异常波动。
这是我赖以生存的眼睛和耳朵。
我走过去,看到屏幕上闪烁着刺眼的红色警报。
警报等级是“高危”,意味着相关信息正在快速发酵且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我的心猛地一沉,点开警报来源。
链接指向的地址我再熟悉不过,是我们学校的校园内部论坛。
一个帖子在短短几小时内被顶到了最热门的位置,后面跟着一个火红的“爆”字。
帖子的标题是——《【技术分析】我发现我们的历史老师陈默,和秦始皇兵马俑的相似度高达99.87%!附高清对比图及建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