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炒房?本金不够。
他坐在吱呀作响的旧藤椅上,目光落在桌上那台大脑袋二手台式电脑上。机箱嗡嗡作响,屏幕闪烁。
一个念头猛地闪过。
前世他钻研技术,曾深入了解过早期的加密货币。他清晰记得,就是这个夏天,一种后来被证实是惊天骗局、但在崩盘前确实让最早一批人赚疯了的“山寨币”,正在某些论坛被炒得火热。
它的算法有致命缺陷,但发起人营销厉害,拉盘极狠。距离它暴雷崩盘,还有差不多三个月。
足够他捞到第一桶金了。
但他需要更好的电脑,需要电费,需要最初的那点投入资金。
秦浩翻箱倒柜,找出一个旧铁盒,里面是他小时候的集邮册。
前世赵倩差点当废纸卖掉。他记得里面有几张邮票后来似乎值点钱。
他拿着邮册去了古玩市场,找了个面相还算实在的摊位,直接翻出那几张小型张。
老板推着眼镜看了半天,又打量了一下秦浩洗得发白的T恤:“品相一般,给你凑个整,一千块。”
秦浩面无表情,伸出手:“册子还我。”
“哎,别急啊小哥,价格好商量,一千五?”
“三千。少一分不卖。”秦浩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清楚这几张票的底价。
老板咂咂嘴,最终嘟囔:“行行行,看你诚心卖,亏本交个朋友了。”
拿着三千五百块钱,秦浩转身就去电脑城配了部件,自己组装了一台性能足够的电脑。剩下的钱,全部投入那个野鸡平台。
接下来日子,他白天在单位摸鱼,处理简单技术维护,下班就扎进房间。
电脑屏幕蓝光在深夜照亮他沉静的脸。手指在键盘飞快敲击,编写着自动化脚本,不知疲倦地在那平台上滚动刷取着最初级的“积分”。
机箱散热扇持续嗡鸣,像是金币开始碰撞的预兆。
枯燥,疲惫,但心是滚烫的。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路通往哪里。
期间,赵倩那边果然没完。
介绍人拐弯抹角传话,说赵倩回家后大发雷霆,骂他不是东西,眼高手低,注定了穷命。同事间也有了风言风语,说他相亲态度恶劣,看不起人。
秦浩只当是耳边风。
他甚至能想象赵倩气得跳脚,四处败坏他名声的样子。
挺好,正好绝了其他媒人再来打扰的心思。
一个月后,他投入的三千块,在脚本疯狂运作和平台早期红利下,滚成了五万。
他没有任何犹豫,在某个深夜,平台交易最活跃时,果断抛售所有“山寨币”,全部提现。
第二天一早,他去营业部,把那五万块,连同刚发的工资,全部买入了那支记忆中的股票——一支如今业绩惨淡、无人问津,但半年后却会因为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而连续三十几个涨停的妖股。
做完这一切,他看着证券账户上那孤零零的持仓数字,心情平静。
走出营业部,阳光刺眼。
他眯了眯眼,走到街角便利店,买了瓶最便宜的矿泉水。
拧开瓶盖,冰凉的水滑过喉咙,冲刷掉熬夜的疲惫。
便利店的电视播放着本地新闻,画面一闪,出现市图书馆场景,似乎在举办某个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