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记忆一旦苏醒,便不由她控制。尤其是在她试图重新专注于当下时,一些更深层的、带着微妙刺痛感的回忆,开始悄然浮现。
初中那次“英雄救美”事件后,许知晓和江杰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立刻产生更多交集。她依旧埋头苦读,他依旧在教室后排沉睡或望着窗外。但空气中仿佛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一种莫名的、粘稠的关注开始环绕着许知晓。她偶尔抬头,会撞上江杰来不及移开的视线,那眼神复杂,带着一种她读不懂的专注和……笨拙?当她看过去时,他又会迅速扭开头,假装看风景,或者干脆凶巴巴地瞪回来,仿佛在说“看什么看”。
更让她困扰的是流言。
起初只是女生间窃窃的私语和暧昧的眼神,后来逐渐变得明目张胆。
课间她去接水,会听到身后有压低的笑声和“就是她……”的片段;
分组讨论时,总会有调皮的同学故意把她和江杰的名字扯在一起起哄;
甚至有一次,她在作业本里发现一张匿名的、画得歪歪扭扭的爱心纸条,虽然立刻被她揉碎扔掉,但那种被窥视、被议论的感觉让她如芒在背。
她不喜欢这样。一点也不。
她的人生计划里,只有考上重点高中,然后是名牌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就像她父亲期望的那样。这些朦胧的、混乱的情感纠葛,尤其是和江杰这样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扯上关系,让她感到恐慌和羞耻。
她开始更加刻意地躲避江杰。走廊里看见他,立刻低头转身绕道走;尽量避免任何可能的目光接触;他偶尔放在她桌上的矿泉水,她再也没有碰过,最后都被同桌的女生惊喜地收走。
她的反常和抗拒,似乎都被那双沉默的眼睛收在了眼底。
有一次,几个外班的男生在放学路上堵住许知晓,嬉皮笑脸地问:“喂,许知晓,听说你跟一班的江杰在谈朋友啊?他是不是特能打架?”
许知晓又气又怕,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在她不知所措时,一声暴躁的怒吼从身后炸响:“滚蛋!再他妈瞎说试试!”
江杰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一把推开为首的那个男生,眼神狠厉得像要吃人。那几个男生显然有些怵他,嘟囔着“开个玩笑嘛”,悻悻地散开了。
江杰没看许知晓,只是盯着那几个男生的背影,直到他们走远,才猛地转过身。他的胸口还在微微起伏,看着许知晓吓得发白的小脸,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硬邦邦地扔下一句:“赶紧回家!”然后,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他再次帮她解了围,却又用最粗暴的方式。许知晓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乱成一团麻。感激、害怕、委屈、还有一丝莫名的烦躁……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她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既然讨厌她,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帮她?
这些纷乱的心事,像无形的蛛网缠绕着她。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许知晓的成绩破天荒地掉出了年级前十。
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是一位严肃的中年女性,把她叫到办公室,没有严厉批评,只是推了推眼镜,语重心长地说:“许知晓,你一直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老师对你期望很高。现在是关键时期,一定要心无旁骛。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要学会自己屏蔽,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