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哈哈大笑:“张节度使此言差矣!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助你共扶王室,安定天下。如今洛阳兵力薄弱,若被黄巢余部或其他藩镇攻占,后果不堪设想。我这是在帮你,也是在帮朝廷。”
“帮我?”张全义冷笑,“朱将军若真心想帮我,为何不先撤军,再与我商议联合之事?如今你率军围城,分明是想逼迫我就范!”
朱温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张节度使,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中原大势已定,我宣武军势力最强,若你肯归顺于我,我保证让你继续担任洛阳节度使,共享荣华富贵。若你执意不从,休怪我手下无情!”
张全义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宣武军,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以洛阳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朱温的进攻。可他也不愿轻易归顺,沦为朱温的附庸。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幕僚悄悄走到他身边,低声道:“节度使大人,如今形势危急,不如先假意归顺,待日后再做打算。若强行抵抗,恐怕洛阳城会遭受战火,百姓遭殃啊!”
张全义心中一震,他想起城中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心中不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朱将军,我可以归顺于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不可伤害城中百姓,不可干涉洛阳的内政。”
朱温闻言,脸上露出笑容:“张节度使果然识时务!你放心,我朱温一向言出必行,只要你真心归顺,我绝不会亏待你和洛阳百姓。”
就这样,张全义打开城门,归顺了朱温。朱温率军进入洛阳城,却并未像他承诺的那样不干涉内政,而是暗中安插自己的亲信,逐渐掌控了洛阳的军政大权。张全义虽心中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而此时的朱温,在占据洛阳后,势力进一步壮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开始觊觎更高的权力。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第三章 长安变局
光启二年冬,长安城内飘起了鹅毛大雪,覆盖了皇宫的琉璃瓦,也覆盖了城中的破败与萧条。唐僖宗李儇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脸色苍白,咳嗽不止。自从黄巢起义攻破长安后,他被迫流亡蜀地,去年才得以返回长安,可如今的唐朝,早已是风雨飘摇,藩镇割据,政令不出长安。
“陛下,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奏请,请求将都城迁往洛阳,以避河东李克用的威胁。”宰相韦昭度手持奏折,小心翼翼地说道,生怕触怒了这位体弱多病的皇帝。
唐僖宗咳嗽了几声,缓缓道:“迁都?洛阳历经战火,早已残破不堪,如何能作为都城?朱温这是何意?”他心中清楚,朱温名为迁都,实则是想将朝廷掌控在自己手中,可如今朝廷虚弱,根本无力反抗。
“陛下,朱温如今手握重兵,占据中原腹地,若不从其请,恐会引发事端。”韦昭度低声道,“而且李克用的沙陀骑兵近日确实在逼近长安,若不迁都,长安恐有危险。”
唐僖宗沉默良久,望着殿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满是悲凉。他想起祖父唐宪宗时期,唐朝虽有藩镇之乱,却仍能维持统一,可到了他这一代,却只能任由藩镇摆布,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