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难题接踵而至。冬天的北京格外干燥,我总流鼻血,嘴唇也裂得出血。有次体育课跑八百米,我跑着跑着就眼前发黑,差点摔倒。同学把我扶到医务室,校医说我是营养不良,让我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想起父亲寄钱时说“别省着花”,却还是舍不得买水果。那天晚上,我给母亲打电话,说“北京的水果太贵了,我不爱吃”。母亲没说话,只是让我把宿舍地址再报一遍。
一周后,我收到了母亲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苹果和橘子,还有一袋晒干的红枣——那是母亲秋天在院子里的枣树上摘的,说补血。包裹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爸说北京的水果没有家里的甜,让我给你寄点。你每天吃一个苹果,别总想着省钱,身体要紧。”我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甜津津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忽然就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把最大的苹果留给我,自己却吃小的。那天,我把苹果分给宿舍的同学,她们都说“这苹果真甜”,我笑着说“这是我妈种的”,心里满是骄傲。
期末考前的那段日子,我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有天晚上,我复习到凌晨,忽然觉得胃里不舒服,想起自己一天都没好好吃饭。我摸出抽屉里母亲寄来的腌菜,就着馒头吃了两口,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那天,我给家里发了一条短信:“妈,我想你了。”没过多久,母亲就回了短信:“傻孩子,还有几天就放假了,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终于等到放寒假,我提着行李箱往家赶。火车快到县城的时候,我看见父亲站在站台边,手里拿着一件厚外套。他看见我,笑着跑过来,接过我的行李箱:“可算回来了,你妈早上四点就起来炖红烧肉了。”坐上去村里的汽车,父亲一路都在说“家里的白菜长得可好了”“你养的那只小猫还总盼着你回来”,我听着他的话,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忽然觉得,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那个最温暖的港湾。
回到家,母亲早已在门口等着,看见我,赶紧拉着我的手:“瘦了,肯定在学校没好好吃饭。”饭桌上,母亲给我夹了一块红烧肉:“快尝尝,还是你爱吃的味道。”我咬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忽然就明白,那些在学校遇到的困难,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在回到家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那天晚上,我和父母坐在炕头聊天,我给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讲我认识的新朋友,也讲我遇到的困难。母亲握着我的手,说:“没事,遇到困难就回家,家里永远有你的位置。”父亲看着我,说:“你长大了,能自己扛事了,爸为你骄傲。”我看着他们眼角的皱纹,忽然就懂得,我们这一生,总要经历一些风雨,总要独自面对一些难题,可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如今,我已经毕业多年,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每次遇到困难,我总会想起在大学时的那些日子——想起母亲寄来的毛衣和腌菜,想起父亲寄来的录音机,想起他们说的“家里永远等你回来”。那些日子里的困难,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回忆,因为它们让我明白,家不是我们逃避风雨的地方,而是我们获得勇气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