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突然觉得,火车站的风好像没那么热了,铁板上的滋滋声,也像在唱小情歌。

第三章 面团引发的“惨案”

苏晚的手抓饼摊渐渐有了点名气,不是因为饼特别好吃,而是因为她和顾易的“搞笑组合”——毕竟能把饼掀到顾客领带上,还能让顾客回头再来的摊,全火车站独一家。

周三这天人特别多,刚送走一波学生,苏晚就看见顾易背着帆布包走过来,手里还拿着本摊开的书。“今天怎么没去杭州?”她一边揉面团一边问。

“奶奶上周来我这儿了,这周不用跑。”顾易把书放在豆浆桶上,“我来给你当义工,反正今天没课。”他是附近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这是苏晚从张阿姨那儿听来的“情报”。

有了顾易帮忙,苏晚轻松了不少。他翻面的技术练得炉火纯青,还学会了根据顾客的表情调整酱料多少——遇到皱眉的,就少放辣;遇到笑的,就多抹点甜酱。

正忙得热火朝天,突然来了个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摊前:“姑娘,给我来个手抓饼,要软一点,我牙不好。”

苏晚刚想答应,顾易就抢着说:“奶奶您坐,我给您做,我会把饼煎得特别软,还帮您把肠切成小块。”老太太笑得眼睛都没了:“小伙子真贴心,跟我孙子一样。”

苏晚看着顾易给老太太做饼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可没等她暖完,就听见“啪”的一声——她手里的面团没拿稳,直接飞了出去,不偏不倚,砸在了旁边卖烤红薯的王大爷头上。

“哎哟!”王大爷捂着脑袋,红薯都掉在了地上,“小苏你这是练铁头功呢?”

苏晚脸都白了,顾易赶紧放下手里的饼,跑过去扶王大爷:“王大爷您没事吧?我带了碘伏,给您消消毒。”老太太也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颗糖:“大爷你吃颗糖,甜丝丝的就不疼了。”

混乱中,苏晚看见面团滚到了张阿姨的豆浆桶旁边,沾了一圈豆浆渍,活像个撒了欢的小泥猴。她蹲下去捡,结果围裙又勾住了顾易放在豆浆桶上的书,“哗啦”一声,书掉在地上,书页被豆浆溅湿了好几页。

“我的《明史纪事本末》!”顾易喊了一声,赶紧把书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擦着书页。苏晚看着他心疼的样子,心里更过意不去了:“对不起,我赔你一本新的!”

“不用,”顾易把书摊在三轮车上晾着,笑着说,“这书是图书馆借的,不过没关系,我回去用吹风机吹吹,应该还能看。就是王大爷的红薯……”

王大爷摆摆手:“没事没事,你这面团砸得我脑子都清醒了!不过小苏,你这揉面的力气得练练,下次别再砸到人了。”张阿姨也帮腔:“就是,下次让顾易帮你揉面,他力气大,还不会飞面团。”

老太太拿着做好的手抓饼,咬了一口,点点头:“好吃,比我孙子做的强多了。小伙子,你有对象没?我孙女也是研究生……”

顾易脸一下子红了,苏晚赶紧打岔:“奶奶,您慢走,下次再来啊!”老太太走后,顾易才松了口气,苏晚看着他泛红的耳朵,忍不住笑:“王大爷说你力气大,那你以后天天来帮我揉面呗?”

顾易抬头看她,眼睛亮闪闪的:“好啊,不过你得管饭——就吃你做的手抓饼,加双倍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