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开始疯狂地寻找破绽,寻找任何能证明这个世界并非绝对“完美”的证据。

她翻出父亲留下的旧物,那些布满灰尘的账本、信札、未完成的绣样。账本里记录着亏损,信札里有着友人的抱怨和生活的琐碎烦恼,未完成的绣样上有着父亲尝试失败留下的针脚。

这些真实的、粗糙的、充满烟火气的痕迹,让她几乎落泪。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她注意到一本旧的客户名录,上面有一个被墨点略微污损的名字:“赵四爷”,后面标注着“性情古怪,要求严苛,但出手大方”。这位赵四爷,在她接手后的订单记录里,消失了。

她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四处打听这位赵四爷。坊间的老人模糊记得是有这么个脾气不好的老主顾,但都说他似乎几年前就搬离京城了,具体去了哪儿,没人知道。

线索似乎断了。

但苏婉宁没有放弃。她借着送绣品的名义,更频繁地走出绣坊,走得更远,观察得更仔细。她不再看那些“恰到好处”呈现给她的风景,而是刻意去留意角落、边缘、那些不被注意的细节。

她发现,街角那个总是对她憨笑的乞丐,似乎永远在同一个位置,打着同样的瞌睡,连身旁苍蝇飞舞的轨迹都似曾相识。

她发现,天空的云彩变化虽美,却总在某些特定的时辰,呈现出过于规律的图案。

她甚至觉得,连风吹过屋檐铃铛的声音,都带着某种重复的韵律。

这个世界,像一幅巨大无比、针脚密实的绣品,每一针每一线都被人为安排好了。而她,是这绣品正中央,那只被绣得最精美、也被禁锢得最牢固的凤凰。

**四**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

一场并非安排中的、突如其来的暴雨。天色晦暗,雨水瓢泼般砸下,打乱了街市原有的节奏。行人仓皇奔逃,小贩手忙脚乱地收摊,整个世界陷入一种短暂的、真实的混乱。

苏婉宁正从一处客户家回来,猝不及防,被淋得浑身湿透。她匆忙躲到一处狭窄的屋檐下,那里已经挤了几个躲雨的人。

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冷意刺骨,她却莫名感到一种久违的畅快。这意外,这狼狈,是计划外的!是真实的!

就在这时,她听到身边两个缩着脖子躲雨的脚夫在低声抱怨。

“……这鬼天气,说下就下!赵老头那儿今天的活儿算是黄了。”

“哪个赵老头?就西郊那个脾气贼臭的孤老头?”

“可不是嘛!就原来住城里,非说城里闹心,搬西郊山脚下那个老河湾去的那个!订了批柴火,这下送不过去,又得听他嚷嚷……”

西郊!老河湾!赵老头!脾气臭!

几个关键词像闪电一样劈进苏婉宁的脑海!

是那个消失的赵四爷!他没离开京城,只是搬去了西郊!

巨大的激动让她几乎战栗起来。她强忍住情绪,状若无意地搭话:“两位大哥说的,可是以前城里那位喜欢收集绣品的赵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