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从酒楼出来,李云峰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李大哥整个人还是懵的,活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跟着小弟,一次赚到这么多银子。

回过神,他兴奋极了:“小弟,没想到这竹鼠这么值钱!”

“是啊大哥,有了这笔银子,咱们的卤味,一会就能着手准备了!”

路过粮铺,李大哥看向小弟,“小弟咱买些粮食回去吧”

“哥,你看要买哪些?”

李大哥看着牌子犯了难:“大米12文,糙米9文,粗面8文,买哪一种好?”

“大哥,大米、糙米和粗面每样先买50斤吧,过几天有进项,咱们再继续买,

银子你拿着,称好到城门口,寄存驴车的地方等我,我去买做卤味用到的东西。”

“行,你去吧。”

杂货铺,李云峰捏着手中的粗盐,直皱眉:“掌柜的,粗盐能便宜点吗?”

“小哥,粗盐25文,细盐40文,这是官价,少一分,我得砸招牌!”

“好吧。”哎,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买东西他都学会咨询问价了。

“糖两斤,盐两斤,你这有什么香料?拿给我看看。”

“全在这了,你看着挑。”

从杂货铺出来,李云峰跑了一趟药铺,总算把需要的香料买齐了。

哎,要不是做卤味必须用到,他可舍不得花一两多银子买香料,贵得让他直咋舌。

经过肉铺,肉案上的猪肉,被切得整齐如豆腐,新切的后腿肉泛着油光。

李云峰停下脚步,问道:“掌柜,这板油、猪头、猪脚、下水都怎么卖?”

“板油40文一斤,猪头50文一个,猪脚10文一斤,下水40一副,小哥要点什么?”

“掌柜的,板油三斤,猪头一个,下水两副,猪脚8个,我只要下面脚尖这部分,您看能少点吗?”

“好吧,开个早市,每样给你便宜五文,改天还来我家买呀!”

“那当然!”李云峰掏出钱袋子,铜钱碰撞声清脆悦耳:“我叫李云峰,掌柜这价公道,只要明天还这行情,保证天天来捧场!”

廖屠户接过银子数了一遍,脸上笑出褶子:“这条街卖猪肉的,就我一个姓廖的,叫老廖就行,一口唾沫一个钉,你能天天来,我还给你这个价。”

说完,他麻利的用荷叶把肉包好,装进李云峰的背篓里。

平时很少人买这些下水,处理不好,没法吃,剩下的都是自己拿回去,

今天一大早把这些边角料,都处理了,廖屠夫很是开心。

“那就多谢啦!廖哥!”李云峰,接过沉甸甸的背篓,转身汇入人潮。

背后传来廖屠夫,中气十足的吆喝声:“李老弟慢走啊,明天还这个价……”

最后,去铁匠铺:“掌柜,你这有大铁锅吗?”

“有的,这边请,大小你随便挑。”

“这个怎么卖?”

“小哥好眼光,这口大号锅,熟铁打造,传热快,保准你用10年不坏!只要700文。”

李云峰又压低声音问道:“掌柜的,能帮我搞两根牛筋做的弓弦不?

这个形状,这么长,这么细…的钉子30枚,一把三棱形刀身,这么长……

刀身底部有锯齿结构,这样……

这样…中间这个剪刀轴孔……刀鞘帮我镶嵌一片磨刀石……”他边比划,边说着,

“价格好商量。”

铁匠铺老板心领神会:“一起3两银子,这事千万别声张,后天来取。订金一两”

“谢啦,掌柜!这两口锅正合我意,我要了”

付完银子,交了订金,李云峰看着快速瘪下去的钱袋,

赶紧拿上东西,又买了斤酱汁,四个馒头,快速往东街,主街道方向走去。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不能逛啊,赶紧撤退。

东街是直通千帆县城,城门口的主街道,现在已经渐渐热闹起来,

出到县门口就看见交钱,排队进城的人,络绎不绝。

“小弟,你咋买这么多……”不会把银子都用光了吧?

话音未落,就被李云峰塞了一个馒头进嘴里。

“哥,先吃个馒头垫垫肚子。”

“哥,咱去买一头毛驴吧,不然往后,咱家经常出村卖东西,老借用也不是个办法。”

“行,买吧,银子够不?”

“够的,咱俩拿着东西一起去看”

“走,走…”

兄弟俩走进县城门口外的牲口市场,里面味道实在呛人,“哥,你会选毛驴吗?”

李大哥不确定说道:“要不,咱就照三叔家的毛驴样子选?”

李云峰回复:“挑马要看牙口,我觉得驴也一样”

正说着一头毛驴,突然“啊呃”一口咬住李大哥的衣角不放。

“哎哟喂!”李大哥吓得直跳脚,“这畜生认亲了?”

卖驴老伯,哈哈大笑:“这位小兄弟,这驴刚成年,性子烈,但脚力好,你看看喜欢不?”

李云峰围着毛驴走了一圈,突然伸手在驴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驴猛地一撅蹄子,差点踢到旁边的人。

“嘿,对不起,没伤着吧?我家这驴,刚成年,有个性得很,莫怪莫怪。”

老伯来卖驴有一段时间了,可惜这驴性子太烈,没人看上,愁得很。

“就它了,性子烈跑得快!叔,这驴咋卖呀,爽快点,

合适我就直接拿下了。”李云峰认真说道。

“八两银子实诚价!”

“八两银钱,你得给我添辆驴车”李云峰接话道!

“这样小哥,我这有一辆枣木驴车,新的要四两银子,只不过这辆有些旧,用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你看行不,行咱就成交!”

李云峰爽快说道:“行,带我哥俩看看”

“跟我来,就在旁边”说着,领兄弟二人到牲口市场外面的车棚子里,掀开油布,“就这辆,你俩看吧。”

李大哥围着驴车检查了一圈:“很结实,枣木车轴泛着油光,轴头用桐油浸过,

比三叔家普通木料的看着还好,车虽然旧些,但不影响使用”

“那行,叔,驴我们买啦!”

“好嘞!”终于把这头倔驴卖出去了,老伯也高兴。

付完银子,兄弟俩高高兴兴,把刚买的东西,分别搬上两辆驴车,一人驾驶一辆驴车,往大湾村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