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站的雪,落满离别的站台
林晚星的指尖在高铁票上反复摩挲,“G1792次,北京南—上海虹桥”的字样被体温焐得发烫。北京南站的广播里,检票通知第三次响起,带着电子音的冰冷,刺破了清晨的薄雾。她抬头望了眼窗外,昨夜下的雪还没化,站台边缘的积雪被行人踩成灰褐色的泥,像一块揉皱的旧绒布。
“发什么呆?”江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味。林晚星转身,撞进他眼底的红血丝——他昨晚通宵改完了实验数据,凌晨五点才从实验室出来,连白大褂都没来得及换,就裹着件黑色羽绒服赶来了。
“你怎么不先睡会儿?”林晚星伸手,想帮他拂去肩上的碎雪,指尖却被他先一步握住。他的手很凉,指节上还有道新鲜的划痕,是今早收拾试剂时不小心划到的。
“睡什么,你都要走了。”江叙笑了笑,从羽绒服口袋里掏出个暖手宝,塞到她手里,“我妈织的,里面是艾草绒,比充电的安全。上海比北京湿冷,你揣着,别冻着胃。”
暖手宝是米白色的,上面绣着一只歪头的小熊,针脚有点歪,是江叙妈妈的手艺。林晚星捏着暖手宝,想起去年冬天,她第一次去江叙家,阿姨拉着她的手说“晚星啊,我们家江叙木讷,你多担待”,眼眶突然有点热。
“对了,”江叙又从包里翻出个保鲜盒,“你喜欢吃的糖蒜,我妈昨天腌的,说让你带路上吃。还有这个,”他递过一本笔记本,“我把你设计院可能用到的材料参数都抄在里面了,后面附了我的手机号,有事随时打给我。”
林晚星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江叙熟悉的字迹,工整得像打印出来的。她知道,他昨晚改完实验数据,又熬了两个小时抄这个,就为了让她在上海能少走点弯路。
检票口前的队伍开始移动,林晚星拖着行李箱,一步三回头。江叙站在原地,黑色的身影在白色的雪地里格外显眼,像一棵倔强的树。“江叙!”她突然喊了一声,声音被风卷得有点散。
江叙抬头,朝她挥了挥手:“记得报平安!实验报告我发你邮箱了,别忘看!”
高铁开动时,林晚星趴在窗边,看着江叙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黑点,被站台的人群吞没。手机震了一下,是他发来的消息:“刚看到你围巾上的线头,忘了帮你剪。到了上海先吃点热的,别饿着。”
她盯着屏幕,眼泪掉在手机壳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手机壳是他们去年一起买的,上面印着清华园的二校门,那时候他们还在同一个城市,每天能一起去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一起在食堂吃三楼的糖醋排骨,一起在未名湖畔散步,看夕阳把湖面染成碎金。
那时候,他们总觉得毕业还远,未来还长,从没想过,一张车票,会把他们的生活隔成三千里的距离。
第二章 上海的雨,打湿孤单的窗台
上海的冬天,雨总下得缠绵。林晚星站在公寓楼下,看着雨点砸在遮阳棚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手里的行李箱滚轮沾了泥,变得沉重起来。她掏出钥匙开门,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柠檬香扑面而来——是江叙上次来上海时,特意给她买的香薰,说能让她加班回家时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