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还在那里等待。”我喃喃自语。
“什么?”李守山问。
我摇摇头,向前走去。
越是接近,左手的颤抖越发剧烈。我在石像前站定,仰头凝视那张面孔。二十年过去了,我雕刻过的作品无数,获誉国际,但没有一尊像这尊这样——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仿佛不只是石头,而是某种存在的容器。
“师父离开的那天,留了张字条。”李守山站在我身后说,“'承诺的重量,我背不动了'。那时我不明白,直到我发现那些带血的工具,听到老人们讲的传说...”
我转身面对他:“你为什么认为我是你要找的人?”
“您的作品,《山灵》,我在杂志上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认出来了——和这尊山神像出自同一人之手。尽管风格更加成熟,但核心的神韵一致,那种...让石头活过来的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找到了师父的日记。”
我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日记?”
“最后一段写于二十年前,六月十七日。”李守山直视我的眼睛,“'明日必须完成,否则永无宁日。山神已示警,手抖愈烈。但即便用嘴衔刀,亦必完成承诺。'”
雷声在山间滚动,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风穿过树林,发出如泣如诉的声响。
“那年我十六岁,只知道师父手突发恶疾,不能再做石匠。”李守山的声音有些哽咽,“一天早晨,他不见了。同时,这尊完美无瑕的山神像出现在这里,没有人知道是谁雕刻的。”
雨点开始落下,打在山神像上,浸湿那些裂纹。我下意识地伸手,触摸石像的基座。就在那一刻,我的左手突然停止颤抖,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下来。
“那不是你师父的作品。”我轻声说。
李守山屏住呼吸:“那是谁的作品?”
雨越下越大,在山神像的面部蜿蜒流淌,恍若泪痕。我抬头望着石像的眼睛,那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在注视你的眼睛。
闪电划破天空,在那一瞬的白光中,我分明看到石像的嘴唇微微颤动。
“你听到吗?”李守山突然问,声音带着恐惧。
“听到什么?”
“低语...石像在低语。”
我凝神倾听,在风雨声中,确实有一种几不可闻的嗡鸣,像是石头在与某种频率共振。那声音直接传入我的骨骼,唤醒每个细胞深处的记忆。
“它说...”李守山脸色苍白,“它说'时间到了'。”
又一道闪电,这次直接击中了不远处的一棵老树,发出震耳欲聋的爆裂声。当我们从震惊中回神,发现山神像的右手——那布满裂纹的右手——食指部位崩开了一道口子,一小块石头脱落在地。
我弯腰拾起那块碎石,掌心传来异常的温热。翻转过来,那并非普通石头,而是一块半透明的晶石,内部仿佛有光在流动。
“这是什么?”李守山惊讶地问。
我盯着晶石,心跳加速。这不是我当年雕刻时使用的任何材料,它不可能来自山神像内部。
除非...除非有人后来将它放了进去。
雨水冲刷着晶石表面,渐渐显露出内部若隐若现的图案。我眯起眼睛仔细辨认,那似乎是一个极小的卷轴,封存于晶石中心。